漳州升级道路保洁标准 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
2014-08-04 08:45 来源:闽南日报
0
市区古塘路的生活垃圾不见了;菜市路的空气清新了;主干道胜利西路、东路和新华北路等街道的路面更干净了。我市于今年初实行《市区市容环境卫生整治实施方案》,加大保洁力量的投入,将市区二、三级道路保洁标准各提高一级,取消三级标准,实行全天候保洁,实施精细化环卫作业,及时整治处理市区街道垃圾。市区的街道卫生显著改善。
目前市区的一级道路分别有西洋坪北路、胜利西路、漳华路、芝山路等,二级道路有大通北路、大同路等。
道路等级的提升,意味着道路保洁标准的升级。在市区,以东铺头、西桥、通北、新桥、南坑和巷口等街道办事处为主体,落实各街道的清扫保洁工作。目前,芗城区共有1300余名环卫保洁人员,每天实行基本的“两打扫”,即早上4点至6点的晨扫和中午12点至14点的午扫,其余时间实行滚动保洁和无缝保洁,保证24小时市区街道干净整洁。
保洁成效在建设路、延安北路和新浦路等路段体现得最为明显。原来这些路段上分别坐落着漳州几大重点医院,医院的人流量大,车辆多,附近的小吃店也多,很容易造成垃圾污染。“现在的情况好多啦,以往垃圾成堆的现象都不见了!”家住漳州市中医院附近的陈晨高兴地说。
“门前三包”责任制的落实是保障道路整洁的一大助力。“门前三包”简单讲是指负责管理好包干地段的环境卫生、树木花草和绿化社区以及维护门前及周围的市容秩序。在多次的文明劝导下,市区的各大店面里,特别是小吃店,均能看到“门前三包”的宣传标语以及店家签订的“门前三包”协议。瑞京路开小吃店的林宝玲尝到“门前三包”的甜头后告诉记者:“它不仅美化了周边环境,还让生意变得红火了。”(闽南日报记者 苏奕斌)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