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八旬抗战老兵殷海峰:不愿多说那段烽火岁月
殷海峰夫妇收藏整理毛主席像章。
健康、乐观、健谈,多才多艺,抗战老兵殷海峰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谁也没想到,这样一位精神矍铄的老兵,是一位在战斗中受过重伤、持有六级残疾证的85岁老人。
在当兵的13年间,殷海峰参加了几十场大大小小的战斗,战功赫赫。在参加工作32年间,殷海峰从龙溪仪表厂的小员工成为收割机厂的厂长。退休后,这位饱受战火洗礼的老人决心用一种新的姿态去迎接生活,他到老年大学上课,学书法,学健身操,学走模特步,爱好收藏,可谓“为霞尚满天”,用他的话说,曾经战斗的经历让自己更加懂得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你看,这些徽章都是我参加过战斗的印记,”昨日上午,记者走进殷海峰家,老人就一把拉住了记者的手,向记者介绍起他衣服上的十几枚勋章,包括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福建解放战斗……一枚勋功章背后都是一段峥嵘岁月。据殷海峰的妻子高增芳介绍,老人喜欢把勋功章别在一件白色的长袖衬衣上,平时少穿,只是把它挂起来,没事时看着它们,回忆往事。因为记者来访,他特意穿上。
1945年,殷海峰在老家江苏大兴加入新四军,随军参加抗日战争。之后的13年间,殷海峰参加了几十场大大小小的战斗,战争的惨烈在他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可如今,谈及那段烽火岁月,殷海峰却不愿意多说,反而谈起其一生的两个收获,一个是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一个便是结识了现在的妻子高增芳。1947年参军的高增芳同样来自于江苏大兴,进入部队后成为一名队医,两人相识后迅速坠入了爱河,退伍后两人结伴来到漳州参加社会工作,如今携手走过60年。
退休后,闲不住的殷海峰先是搞起了收藏,“工作的时候单位经常会分发一些毛主席像章,如果有重复的我就会迫不及待地拿去和其他的同事或者朋友交换,妻子也会从她的单位里帮忙收集。退休后,有的朋友知道我喜欢收藏毛主席像章就拿一些来送我,我也有时间来整理,把不同的像章进行分类,”随着时间的推移,殷海峰收集的毛主席像章越来越多,其中不乏市面上罕见的珍品。“你看,这枚毛主席像章就很特别,很少有毛主席的头像是脸往左看的,你看这枚像章,大小是普通像章的四倍大,是我从一个同事的朋友那里换来的。”老人花了十年的时间收集800多枚像章,殷海峰对每一枚像章的来历如数家珍。他还特别把像章固定在一个巨大的相框里放在客厅欣赏。老人说自己是穷人家出身,如果不是毛主席,自己不可能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收集毛主席像章是对毛主席的一种怀念和敬仰。
除了爱好收藏,殷海峰还和妻子一起报名参加了老年大学书法学习班。“我从小没有读过书,上老年大学是想圆我一个上学的心愿,而选择书法学习班则是希望自己能够从书法艺术中得到一些熏陶。”第一次接触书法的殷海峰学得比同班的任何人都卖力,不仅课堂上认真练习,回到家也一刻不放松,总把自己的习作和字帖进行比较,细心揣摩,发现不足,然后再请教老师。时间长了,殷海峰对书法的兴趣越来越浓,写得也越来越好了,在老年大学组织的几次书法比赛中,他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客厅的墙上,挂着他的两幅精心装裱的书法作品,刚劲有力的笔触丝毫看不出是出自一个八旬老人之手。
“你看,这是我参加模特儿走秀时拍的照片,是不是像个小伙子?”殷海峰指着一叠照片开心地对记者说。学习书法之余,殷海峰还迷上了模特走秀。这个新潮的活动让有一颗强烈好奇心的殷海峰很心动,身材高挑且一头银发的他很快成为老年大学模特队的主力队员,而热衷于摄影的妻子则成为殷海峰的粉丝,每一次殷海峰有演出妻子总是帮丈夫拍照。
“我和妻子都是经历过枪林弹雨的人,现在能够安享晚年,已经实属不易,但是我还不满足,希望尽量让自己的晚年生活更加的丰富多彩,新鲜事物都要尝试看看。”在记者眼前,殷老分明像个充满玩心的小孩。(漳州新闻网记者 方一凡 通讯员 谢丽卿 文/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