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漳州 > 漳州新闻 > 正文

何三家16年培育出漳州本土朱顶红 为花找个好归宿

2014-07-16 08:59 来源:漳州新闻网 1

  何三家16年培育出漳州本土的朱顶红

  84岁高龄的他心愿是为花儿找个好归宿

漳州本土的朱顶红
何三家在照料朱顶红。

  7月13日上午,记者走进何三家老人家的庭院,只见近千棵的朱顶红在烈日的暴晒下仍挺直腰杆,花儿躲在绿丛中笑盈盈。在何三家的眼里,它们宛如亲人,给他的晚年带来无限欢乐。

  说起与朱顶红的故事,何三家的心情五味杂陈,就像父亲说起待嫁的女儿。他说:“难舍难分。但如果有人承诺不埋没朱顶红,并把它推向市场,我就无偿把千棵朱顶红和一亩基地全盘奉送。”

  出生于平和县安厚的何三家,一辈子都与农业打交道,自小就上山劳作干农活,20岁进初中读书,26岁考进山东农业大学。1998年,何三家从漳州市农业局土肥站退休。一次,他回科室看望老同事,同事家属从林下农场带来2棵草本植物。何三家眼前一亮,觉得花儿漂亮,但他询问多人都问不出花名,只觉得它长得像地里头的洋葱。

  平中见奇,艳而不俗,何三家越看越喜欢,讨了一棵回家养育。浇水、拔草、施肥,在何三家的努力下,花儿几个月后展开笑容。听闻开花了,老何的同事登门观奇,大家临走前不忘交代他培育种子。随后,何三家发现这花朵虽好看,但是繁殖能力差,本身不结籽,不结籽便长不出苗,没有小苗就开不出花。不久,何三家听说同事家的那一棵由于没有照料好,还没开花就枯萎了。一下子,何三家心里有了危机感,保留这一品种的愿望更强烈了。通过多次走访询问,他才弄清花名叫朱顶红,是从南美洲引进的。

  几年下来,尽管何三家好生照料,但朱顶红除了长叶子,就是不长苗。由于何三家早年在黑龙江北大荒工作,有过杂交培育豌豆的经历。于是,他萌生了杂交培育属于漳州的朱顶红品种的想法。何三家确定家里的朱顶红属于母花,百般寻找,在漳州市老年大学找到一棵朱顶红公花。再到开花的季节,何三家采取人工杂交的方法,小心翼翼地采集公花花粉,并将其撒在母花花朵上。

  朱顶红终于结籽,但是播种后仍长不出小苗。何三家百思不得其解,但他没有放弃,十年来坚持埋头科学杂交播种花籽。甚至,他还独自搭客车前往平和灵通山和南靖鹅仙洞,挖来一袋袋肥沃的土,只为培育出色的品种。功夫不负有心人,2009年,其中的一颗籽终于破土而出,长出小苗。一个月后,朱顶红大约有5-8厘米的叶子,四个月后叶子长到20厘米,这可把何三家高兴坏了!培育杂交朱顶红成了他平日生活的全部。

  趁热打铁,何三家一口气把剩下的100颗花籽悉数播下,随后长出38棵小苗。何三家深知:杂交培育一个新品种,期间要淘汰、筛选、再淘汰、再筛选,至少要5至6年光景才能定型。他说,“第一代朱顶红的花色深红,比它父亲和母亲的花色还漂亮,而且繁殖能力更强,可以说是‘青出于蓝胜于蓝’。”之后,何三家专门为开花的朱顶红标注数字,建立档案,详细记载研究过程。

  分株或者杂交,如此循环,何三家培育的新一代朱顶红数量越来越多。前两年,他在老家安厚打造了一亩地的朱顶红研究基地,每个月回去一次照料,平日雇人看管。另外在市区一处办公楼的房顶处,他也种了近千棵朱顶红。5年过去了,朱顶红定型基因能够稳定遗传,后代开出漂亮的朱红色花朵。

  每天六点,何三家就爬上五层楼高的楼顶,在园子里喷水、施肥、拔草和喷药。可随着年纪增长,他的身体逐渐吃不消,再加上老伴身体不好得照料,两个儿子也没有精力照料。何三家对他心爱的朱顶红的未来深深担忧。他说,如今漳州品种的朱顶红总算培育成功,但靠自己一把老骨头,会埋没它的美丽,更会耽误它投入市场“嫁”入百姓家的机会,最大的愿望是找一位有责任心的人接手,让自己培育的朱顶红可持续发展,并打开市场,他将免费赠予花苗。 (漳州新闻网记 者罗培新 实习生林菁鸿 文/图 )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工人机械切割木材操作不慎 飞出的木棍直插左臂
下一条:漳州有望加入此次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旅游试点城市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