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一考生报考事业单位"初审"专业不符 同学却进面试
闽南网7月13日讯 同一专业的同班应届毕业生,参加同一次事业单位招考,报考同一单位,同一科室,可是结果迥异。
今年5月,24岁的漳州女孩小刘,报名漳州市事业单位招考,网上报名就被拒之门外。漳州市公务员局答复称,小刘毕业证上的专业与报考岗位的具体专业方向要求不符。然而,前几天,小刘发现,自己同班的2名同学,出现在她所报岗位的面试名单上。
同一个班的同学,为何小刘没有资格参考?福建医科大学就业服务中心负责人称,根源在于省公务员局公布的招考专业指导目录与教育部的招生专业目录脱节。10日上午,漳州市公务员局调配科负责人称,小刘遇到的问题已解决,类似她这样的考生,下次可以报考了。
小刘所学专业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但并未写出专业方向
福建医科大学开出证明
【离奇考试】
她“初审”专业不符 同班同学却进了面试
家住芗城的小刘,今年7月,从福建医科大学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5月,她参加漳州市事业单位招考报名,报考了漳州市皮肤病防治院社防科、石亭镇中心卫生院医务科。可这2个报考岗位的报名系统很快显示,小刘“审核未通过”。
“我的专业是公共事业管理,没有写得那么细。”小刘说,与报考的2个岗位相关专业要求——“公共卫生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卫生管理方向)”和“公共卫生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卫生管理方向)、公共事业管理(医事法律方向)”,有所区别。
但小刘说,福建医科大学发放了证明,证实该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等同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公共卫生管理专业和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事后,小刘和父亲先后致电、找到漳州市公务员局。可得到的答复都是,所学专业与岗位专业要求不符,无法报考。
然而,近日,小刘在漳州市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上,看到自己的同学小蔡、小郑,分别进了自己所报名的2个岗位面试。
同班同学,为啥其他两人能参加报考?小刘对此次招考的公平、公正产生质疑。
【部门说法】
另两名同学资格也曾被取消 教育厅发函后恢复
10日上午,漳州市皮肤病防治院谢副书记称,小刘报考的岗位是该院社防科,岗位要求对应的招考专业是公共事业管理(卫生管理方向),而小刘当时网上报名填写的专业信息却为公共事业管理,“这不符合招考条件,我们也电话请教了公务员局,他们明确表示,这样不行”。
那么,为何小刘的大学同班同学能通过报名呢?谢副书记调出了网上报名记录,在考生专业一栏,小蔡登记的是“公共事业管理(卫生管理方向)”,在备注一栏,小蔡还注明他所学的专业和学校证明一事。“这名考生很聪明,他填报的信息符合报名条件,我们初审就让他通过了。”
漳州市公务员局调配科林炳清科长介绍,此次招考,网上报名阶段并无初审,但考生信息由招聘单位负责收集整理。林炳清称,在笔试后的考生资格审查阶段,他们发现部分通过笔试的考生,网上报名填报的专业信息与毕业证上的专业信息不一致,其中就包括小刘的同学。林炳清介绍,公共事业管理是一个大类别专业,下面有不同的小类别方向,不能一概而论,“所以,我们当即取消了这几名考生接下来的参考资格”。
至于考生学校出具的专业证明,林炳清表示,该证明可信度不高。但事后,福建医科大学找到了福建省教育厅,说明情况。省教育厅随即向漳州市公务员局发函说明,他们在跟省公务员局汇报后,确认该专业考生符合招考条件,所以纳入递补面试名额。
至于小刘,林炳清称,其因网上报名没通过,无法参与此次招考。但“这次确认了,以后她报考都会确认的”。
【学校回应】
招生与招考目录衔接有问题 呼吁及时更新
10日下午,福建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戴副书记,跟海都记者聊起此事,颇感无奈。他说,漳州市此次事业单位招考期间,“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有不少毕业生曾打电话称,无法报考相关岗位。“我们及时跟省公务员局沟通,此事才得到解决。”
戴副书记称,这些年,因学生所学专业与报考岗位专业不符这一问题,学校每年都要跟省公务员局沟通,漳州地区出现该问题还是首次。
对此,该校就业服务中心负责人黄老师表示,目前国家教育部公布的招生目录里,只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根本就没有公共事业管理(卫生管理方向)。而这种称谓,在事业单位招考专业指导目录中却有,“两者衔接出现问题,最终给学生就业出了难题。相关部门应该及时更新招考专业指导目录”。(海都记者 肖和勇 陈青松 文/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