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首捐造血干细胞 三城三人同献爱心属全省首次
80后男医生 漳州首捐造血干细胞
福厦两地也有捐献者,三城三人同献爱心属全省首次
配型成功后,昨天中午黄奕达去福州准备采集造血干细胞
闽南网6月28日讯 芗城80后医生黄奕达没想到,这么快就能捐献造血干细胞,来帮助白血病患者。经过两次检查,确定造血干细胞和上海一位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后,昨天中午11点多,黄奕达去省协和医院采集造血干细胞。这也是漳州首例造血干细胞捐献。
除了黄奕达外,还有两位年轻人也做出同样的举动。
昨天下午,省协和医院举行造血干细胞捐献签字仪式,福州的王德程、厦门的刘俊杰、漳州的黄奕达开始注射动员剂,分别挽救温州、深圳、上海的三名白血病患者。
而此次三城、三人同献爱心,在福建省是首次,全国也少有。
黄奕达:“可以救人,我就去做”
黄奕达住在漳州市区新城花园,33岁。
学医出身,大学期间,黄奕达已多次无偿献血。
是什么,让他萌生了捐造血干细胞的念头?
原来,去年,漳州本地媒体报道了漳州地中海贫血症患者小宏伟,成功移植了一位外省好心人捐献的造血干细胞,这事触动了黄奕达。经家人同意后,当年11月份,他到市中心血站申请自愿捐献造血干细胞。
没想,今年3月,漳州市红十字会告诉黄奕达,初步配对成功!对方是一位上海患者。
而4月份,黄奕达拿到体检结果,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捐献造血干细胞,在黄奕达看来,只是一个寻常的举动,“既然配对成功,可以救人了,我就去做,没有什么特别的。”黄奕达的生日在8月,这无疑是他今年送给自己最有意义的生日礼物。
天宝中心卫生院副院长陈炎木说,黄奕达是卫生院首个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医务人员。
漳州采集887人造血干细胞 仅一人配型成功
昨天,解放军第175医院肿瘤血液科副主任王玮称,骨髓移植是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地中海贫血、重症放射病等人体造血系统及免疫系统的严重疾病较为有效和理想的方法。在有血缘关系的人群中,造血干细胞相匹配的概率是万分之一。但是,目前国内独生子女众多,造血干细胞相匹配的可能性很小,而无血缘关系的造血干细胞配型更加不易。
漳州市红十字会副主任科员赖悦宁介绍,目前,漳州市共采集了887例本地志愿者捐献的造血干细胞,黄奕达是漳州首个与一名在中华骨髓库登记的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的捐献者。
三城爱心人士 与三病患配型成功
刘俊杰在26日上午完成捐献,造血干细胞于当天傍晚送抵深圳市第二医院,输进一名19岁患者体内,成为我省第11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刘俊杰今年25岁,家住三明明溪,在厦门工作多年,近期刚跳槽到新公司新岗位。考虑捐献后还得回明溪休养,怕给新公司带来麻烦,他毅然辞了工作。
第111例是来自漳州的黄奕达,将于6月30日上午进行造血干细胞采集,对应患者是在上海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27岁青年,这也是漳州市首例造血干细胞捐献。
第112例是来自福州市的王德程,他是永泰县三洋中学的教师,已有15年爱心献血经历,他对应的患者是温州市一名28岁的青年。王老师说,能用自己可再生的血液,挽救一个不可重来的生命,是件令人欣慰并且非常有意义的事。
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目前至少有400万白血病患者,每年新增约4万名白血病患者,其中50%是儿童。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可根治白血病的主要方法。
□延伸阅读
1.造血干细胞采集过程与普通无偿献血相同
漳州市红十字会:
以前,捐献骨髓多采用抽取骨髓血,现在则是外周血采集造血干细胞。后者更为方便,和普通捐献成分血过程相同。外周血采集造血干细胞,是通过科学方法先将骨髓血中的造血干细胞大量动员到外周血中,再从捐献者手臂静脉处采集全血,通过血细胞分离机提取造血干细胞,同时将其他血液成分回输捐献者体内。
如果您的年龄在18到45岁之间,身体健康、志愿捐献造血干细胞,可以与当地红十字会或血站联系,报名、填写志愿捐献书及有关表格,并抽取5毫升血液。
2.捐献造血干细胞不会影响健康
捐献造血干细胞会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解放军第175医院肿瘤血液科副主任王玮:
一般采集捐献者250毫升的血浆,就能提取患者所需要的造血干细胞。在捐献过程中,部分捐献者可能有“感冒”样症状。但采集完成后,一些轻微疼痛感和不适感很快就会消失。人体对造血干细胞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采集后1周至2周内,捐献者血液中的各种血细胞就能恢复到原来水平。因此,捐献造血干细胞不会影响健康。 (海都记者 林深圳 白志强 李熙慧 通讯员 林阳珍 黎斌 文/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