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师林肖杰:怕塔下萤火虫被扰 18天后才发图
□报料故事之“萤火耀夜舞塔下”
怕萤火虫被扰 18天后才发图
其间,摄影师林肖杰一直在确认萤火虫是否得到保护,照片发布后引关注
千灯飞火,如梦似幻 林肖杰/摄
本报24日A27版报道
闽南网6月26日讯 南靖塔下,萤火虫千灯飞火,如梦似幻,经本报报道后,引起不少读者关注(详见本报24日A27版报道:萤火耀夜舞塔下 点点“星海”勾起童年记忆[图])。
昨天,记者联系上拍摄萤火虫的微博网友“菩提守望”。他大名林肖杰,今年50岁,在福州当摄影师。他说,其实,这些照片是6月1日拍摄的。之所以等了18天才发布,是因为萤火虫很敏感,他担心照片引来太多人打扰它们。一直到确认南靖土楼景区管委会采取了保护措施,他才发图。
对本报的报道,他觉得挺好,也呼吁大家给萤火虫创造更多的活动和生存空间。
梦幻的场景 让他回到久远的童年
林肖杰说,从微博上得知南靖塔下今年萤火虫非常多的消息后,他就动心了。小时候,他住在福州闽侯五虎山下,每到夏天,萤火虫很多,有时还会从窗户飞进屋,栖息在蚊帐上。那时,他感觉自己就像颗天上的星星,睡在星星的海洋中。但长大后在城市工作,萤火虫极少见到。因此,对这次拍摄,他心中充满期待。
5月30日,他到南靖塔下村,当晚因为下雨,没有拍到满意的照片。第二天从晚上7点开始,他就守候着,当时,天空还有一丝光线,这时拍摄效果最好。一直持续到次日凌晨一两点,他才拍到几张好照片。
拍摄时,萤火虫就在身边飞舞,有些还会调皮地落到身上、脚架上。场景很美好,让他感觉回到了久远的童年。
可照片拍好后,他一直没有发布。萤火虫是很敏感的小昆虫,他担心,照片发出去后会引来众多游客,打扰它们的生活、繁衍。因此,一直等到确认南靖土楼景区采取了保护措施,6月19日,他才将照片发到微博上,并@海峡都市报。这几张梦幻的照片,也引发众多网友评论、转发和点赞。
为保护萤火虫 拍照时全程摸黑
昨日,看到海都报关于萤火虫的报道后,林肖杰觉得,报道非常好,搭配萤火虫的相关知识,对读者也是种知识普及。
他说,萤火虫虽然是很普通的自然界生物,但它们给我们的童年提供了很多乐趣和幻想。萤火虫生存的地方,需要非常纯净的山与水,但如今环境不断恶化,在城市里,在很多农村,已看不到萤火虫的踪迹,“我们应该改善生态环境,多为它们创造活动和生存的空间。”
他在拍摄的时候也很注意。因为萤火虫怕光污染,所以拍摄都是全程摸黑进行,连手电筒都没有打开,手机光线也都尽量掩藏,手机都禁止接电话,拍摄后摸黑出来,绝对没有任何光源。
□小分享
拍摄萤火虫需要哪些技巧
读者黄女士说,她也去看过塔下的萤火虫,见到过那种美轮美奂的场景,当时还想拿手机拍图,但没想到,景色漂亮,手机拍出来的照片却是黑乎乎的一片,完全捕捉不到萤火虫的光。她想向林肖杰请教如何才能拍好萤火虫的照片。
对此,林肖杰说,萤火虫的亮点太小,低于手机的记录能力,因此手机无法捕捉。拍摄萤火虫最关键的是,不能用闪光灯,同时,还需要携带三脚架和快门线。因周围环境较暗,拍摄萤火虫要用慢门,并且至少需要三分钟的曝光时间,此时需要三脚架来固定,以免手酸抖动相机。同样,有快门线的话最好,因为连续按住三分钟快门,基本上很容易晃动到相机,造成相片模糊,有快门线的话可以按下去就到一边等着。
刊登在本报上的两张照片,大约就经过了15分钟的长时间曝光。(海都记者 黄颖)
★感谢林肖杰微博报料并提供图片,线索费300元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