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小伙恋上闽南味 在云霄和东山开启味觉之旅
原标题:发起“闽南味觉之旅”——贵州小伙恋上闽南味
29岁的贵州小伙杨波,只身到厦门工作,因为恋上闽南美味,毅然辞职,一面当起专职“吃货”,一面开起专售闽南地道美食的名为“HOKI”的小店。如今,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和发掘闽南美食,他在网络上发起“闽南味觉之旅”的行动,向网友征集闽南各地的“好料”,并到实地考察。他把首次味觉之旅的目的地放在云霄和东山。
杨波是个热爱生活的年轻人,家里整整齐齐,就连冰箱里的各种调料都有序摆放,即便是喝完的啤酒瓶也插着水培植物,别有一番风景。他一直信奉一句话,如果你真的想完成一件事情,全世界的人都会来帮你。昨晚,记者来到杨波家,一面品尝他亲手制作的酸汤鱼火锅,一面聊起他和闽南美食的不解情缘。
2012年,杨波来到厦门从事文创工作。作为贵州人,一向喜欢重口味食物的他刚开始对闽南的清淡菜肴很不习惯:汤是没有油的,辣椒酱是甜的,海鲜大多是白灼的,吃什么都没味道。他常常跑去当地的贵系菜馆解馋。开始研究闽南的饮食只因一个简单的理由。“我比较胖,之前一直琢磨怎么减肥。来到厦门后,我发现这里的饮食很清淡,正好可以起到减肥的作用,便逼着自己吃闽南菜,后来慢慢发现了闽南菜的好,不使用过多的调味料,依靠食材本身的味道,其实这也是一门学问。”
不久,渐渐爱上闽南菜的杨波认识了一位来自云霄的同事,同为吃货的两人一拍即合。只要有时间,他们就去不同地方寻找食材,品尝特色美味。他发现闽南的好东西真多,靠海的有海鲜,靠山的有山珍,还有各种水果,以及各种仰仗地形气候温度而出产的特色食材。五月中旬,彻底迷上闽南美味的杨波依然辞职,开起名为“HOKI”的小店,名字来源于闽南语中福气的发音,专门销售一些自己品尝过的闽南美味,例如云霄的枇杷花茶、冬蜜、鳖蛋等。
不过,每当杨波和身边的闽南人说起自己对闽南美食的想法时,大部分人只是轻描淡写地回应一下,然后一副“这些东西太平常了,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神情。杨波才猛然发现,其实很多人对自己本就熟悉的东西往往很漠视。因此,他在五月底发起“闽南味觉之旅”,一方面更深入地了解闽南地道美味,一方面从一个外地人的角度,让更多的闽南人重新热爱自己家乡的传统风味,同时也希望全国有更多人认识、了解,喜欢上闽南。
端午小长假,在热心网友的带领下,杨波开始了“闽南味觉之旅”的首次出行,他首先来到漳州市的云霄县和东山县,这段经历让他更确信自己的选择和决定是正确的。“中午,我们一行人就在路边不起眼的大排档吃海鲜,大多是白灼蘸酱油水。新鲜的海鲜,即使是用白水煮,味道也鲜美十足。之后,他还品尝到当地人制作的桑葚茶,不仅口感酸甜,而且对身体有一定的益处。“之后到云霄,让我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做古早味,深巷里弄,各色特色小吃,清甜润肺的枇杷膏、冰凉透心的各色凉水、滋补养颜的鳖蛋、汤美面弹的水面,每一样都让我印象深刻。”回到厦门后,杨波把发掘美食的经历通过网志的形式放到网上,希望更多热心网友推荐其他地区的美食,下一站他计划去安溪。
“我做的事情很普通,只不过闽南人觉得平常的东西,我作为外地人却看到了不一般,然后通过各种方式表现出来而已。毕竟,在我这样一个贵州人的眼中,闽南是不同凡响的。”采访的最后,杨波笑着说。 (闽南日报记者 方一凡 文/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