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艾滋”是伪概念 植物被侵染时具有隐蔽性
近日不少媒体曝香蕉染上“艾滋病”,称“香蕉艾滋”目前正由东南亚向世界各地蔓延,甚至有科学家预测,受此病害影响,有一天我们将再也吃不到香蕉。
果真这样吗?记者为此走访了市农业局有关专家。他们告诉记者,所谓的香蕉“艾滋病”比喻不恰当。其实“香蕉艾滋”准确名称为“香蕉枯萎病”,又称巴拿马病或黄叶病,早年就有发生,虽然较难根治,但只要方法得当还是可以防控的。因此香蕉将面临“灭顶之灾”的说法有些夸张。专家称,目前这种病对漳州香蕉生产影响不大。
“香蕉艾滋”是伪概念
植物也能感染“艾滋病”?据专家介绍,类似人患上艾滋病,香蕉艾滋病是媒体对香蕉感染潜伏性且能传染的病害的形象简称,“其实是杜撰出来的一个毫无科学依据的伪概念。”
“香蕉枯萎病”一向被视为香蕉宿敌,其真菌能在泥土中潜伏,并通过水流、农事操作、苗木及土壤进行传播。侵染具有隐蔽性,香蕉感染后,前期不易被觉察,香蕉被感染后水分及养料便无法在树内正常输送,香蕉树叶发黄,影响产量。
吃香蕉不会对身体产生危害
由于人类对“艾滋病”的恐惧,不少人担心我们吃到受该病害侵染香蕉会对身体有危害。市农业局高级农艺师林文才介绍说,动物与植物病理完全不一样,所谓“香蕉艾滋”与人类“艾滋”没有任何关联性,植物病菌只对特定的植物侵害,对动物及人类没有任何危害,市民不必担心。此外,香蕉若在未抽蕾前感染黄叶病,一般不能正常抽蕾;在抽蕾期感染,一般没办法正常成熟,而且香蕉枯萎病菌不会侵染到香蕉果实上。
对漳州香蕉产业影响不大
漳州是香蕉之乡,天宝香蕉更是蜚声中外。作为南方产蕉重镇,市农业局植保站有关工作人员介绍,漳州仅在米蕉和粉蕉种类上发现少量染病,目前影响较小,农业部门正在采取措施积极防控。现在,大多数人具备一定的科学常识,香蕉销售市场也没有受到影响,今年香蕉价格总体平稳。
高级农艺师林文才介绍说,香蕉黄叶病可防可控。他建议蕉农尽量选用经过脱毒的试管苗。其次是在感病区实行轮作,改种水稻或豆科等其他作物,该方法最为简单有效。此外,通过施用糖醇钙镁肥调节土壤酸碱度,改变病菌宜生的偏酸性土壤,也起到抑制病菌繁殖的作用。枯萎病菌属土传病害,化学防治可使用克菌丹、咪鲜胺等农药对土壤进行消毒。(漳州新闻网记者 冯思佳)
推荐阅读: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