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区平价商店差价补贴继续执行 销售点增至60个
闽南网3月18日讯 菜篮子继续“减压”,这一年,相信漳州市民能常买到相对便宜的农副产品。因为,原定于2月28日暂停的漳州市区平价商店差价补贴,将继续执行,实行全年常态化运作。这也是今年被漳州市委、市政府列入为民办实事的项目。
漳州市区平价商店差价补贴继续执行
从去年国庆开始,漳州市划拨250万元资金启动农副产品平价销售机制,对漳州市区4家超市、8间店面平价销售区内的蔬菜、粮、油、肉、蛋5大类副食品进行价格补贴。
平价销售区内,指定的平价蔬菜品种比市场价格便宜15%以上,其他粮、油、肉、蛋等4大类居家必需的副食品价格,则低于市区同类市场价格均价5%以上。到今年元旦前,市区平价超市的规模从8家扩大到28家。
据统计,去年10~12月,仅漳州市区首批4家8店平价销售点,共售出平价商品150万公斤,其中蔬菜销售量最多,651476.42公斤,政府补贴76.7万元,企业实际让利200多万元。
昨天,漳州市物价局基金办相关工作人员称,平价超市推行5个多月来,平价商店农副产品销售量明显增多。此外,平价商店对周边市场的价格辐射作用明显,抑制了周边农副产品价格上涨,对平抑和稳定市场价格起到了良好的效应。
平价超市价格补贴怎么个补法?
昨天,漳州市物价局基金办相关负责人称,目前,平价商店的补贴机制是这样的:平价农副产品的市场均价由物价监测部门提供,平价商店主管部门与平价商店经营企业通过协商,对平价销售区内销售的5大类指定的副食品实施限价销售。(本网记者 朱加良 通讯员 肖来发)
平价蔬菜、水果要低于市场均价15%以上。
粮、油、肉、蛋等要低于市场均价5%以上。
政府对履行协议的经营企业按协议差价(市场均价-协议价)的80%进行补贴。
算笔经济账
●例如一斤大白菜市场均价为2元
●政府要求超市实际销售价格要低于市场均价20%以上
●超市实际销售价格=2元×(100%-20%)=1.6元
●商店一斤大白菜的实际售价就不得高于1.6元比市场均价要便宜0.4元以上(通常会便宜到0.6元以上)
●每斤大白菜补贴=0.4元×80%=0.32元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