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漳州 > 漳州新闻 > 正文

漳州棉花画“非遗”传承人创作《一马当先》

2014-01-20 11:27 来源:闽南日报 0

  在漳州棉花画“非遗”传承人郭美瑜的指导下,经过一周时间的塑、雕、扎、画等工艺流程,女儿吕嘉慧终于完成以马为主题的棉花画作品《一马当先》。昨日下午,记者在郭美瑜的家中见到了这匹新鲜出炉的“棉花马”。

棉花画《一马当先》迎春出世
漳州棉花画“非遗”传承人创作《一马当先》

  这匹长约15厘米的棉花“骏马”,全身暗棕色,两条前腿高扬呈奔跑状,身上的鬃毛与马尾都随风向后飞扬,骏马奔跑在绿色的草地上,在蓝色天空的背景下显得格外别致。“做了不少的棉花画,这是我们第一次尝试做马,今年是马年,通过作画的形式讨个好彩头。”郭美瑜介绍说,《一马当先》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女儿吕嘉慧的提议,作品也是女儿利用下班空闲时间制作的,自己只是提供指导性意见。

  “我有一个想法,每一年都创作一幅应景的生肖作品,去年我制作了‘福气蛇’,今年以马为主题,创作《一马当先》。”吕嘉慧告诉记者,为了完成“棉花马”,她翻阅了许多资料,看了很多与马相关的艺术作品,一开始打算延续去年“福气蛇”的制作方法,加入动漫的元素,但是几番尝试后发现Q版的形象并不能充分表现出马的健壮和神采,最终决定用国画中写意的手法来表现“一马当先”。

  “这幅《一马当先》,看似简单且制作时间不算太长,但是创作过程并不轻松。”吕嘉慧说,“因为棉花的材质比较软,很难表现出马的肌肉和皮毛的光泽。”对此,她尽量将马身变得充实,让马身更有肌肉感,并努力制作出鬃毛和马尾的飞扬感,让骏马表现出奔跑的神采。吕嘉慧说,她原本打算构思一幅群马飞奔的场景,但因为是第一次接触马题材的棉花画,所以不敢轻易尝试大篇幅的作品,一改初衷制作一匹单独的骏马,待领悟艺术手法之后再尝试用棉花画“还原”徐悲鸿大师的《八骏图》。(记者 方一凡 通讯员 谢丽卿 文/图)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男子醉酒骑摩托把人撞成重伤 趁伤者治疗期间逃跑
下一条:漳州可视银行卡上市 带数字键屏幕按密码显示余额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