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独居10年病痛缠身 新年感恩道谢身边好人
逢年过节,小学班主任吴老师会登门看黄志忠,这点总让黄志忠感动于心
闽南网12月31日讯 漳州市区陆达花园小区,新年的阳光,又将照进黄志忠的独居小屋。
因为强直性脊柱炎,现在,他只能拄着拐杖,走在人生的第51个年头。可每每忆起往事,黄志忠的心头却是暖暖的。
也许,这10年来的际遇,为他的生活轨迹添上了刻骨铭心的一笔。
2004年,他扭伤腰,后来变成脚麻、走路一瘸一拐,卧床养病。三年一晃,病没好,反倒加重成了难治的强直性脊柱炎。
而两段婚姻,最终,都走到了尽头,妻女离走。空荡荡的家里,只剩下形单影只的落寞与独自面对的病痛。
不过,因为一些人的出现,黄志忠的艰难岁月有了改变。
老同学、小学班主任、社区居委会、邻居、店家,熟识或不熟识的,帮忙买菜、送饭、逢年过节到家里坐坐……
冷到严峻的冬日,黄志忠时常被温暖,又时常在感念。年终岁首了,又要盼来新的一年。昨天,他说,要把这份感恩大声说出来:“谢谢你们,这些年帮过我的好心人!”
一声谢
好邻居,谢谢你!
自己买不了菜,邻居常常捎带相送
想着节省生活开支,更多的时候,黄志忠会在家做顿简单的饭菜,当午饭和晚饭。可尴尬的事来了,自己买不了菜。
“别人也有家庭要照顾,有事业要做,不能老叫一个人帮忙。”有时候,不好意思麻烦别人,黄志忠宁可饿着肚子。
好在,有一帮好邻居。
虽然至今不知他们的姓名,但邻居们的好,黄志忠早记在心里了。
同幢楼5层有位70多岁的阿伯,下楼买菜时,常帮黄志忠捎带。
楼上还有一位70多岁的阿婆,和隔壁单元一个热心阿婆一样,好几次把做好的饭菜,装在饭盒里,送上门给黄志忠。
“有时他们出去买菜会多买一点,回来跟我说‘剩了点菜’,就留给我。不认识,但我非常感谢他们!”
二声谢
好店家,谢谢你!
走路不便,老板娘送钱还送货上门
市区打铜街苍园菜市场门口,有一家食杂店,这家店的老板娘蔡女士很有爱。
以前,黄志忠常去那买东西。后来,有一次,蔡女士看到黄志忠走路不方便,就把手机号码留给了他,“你不用出门,有需要买什么东西,我上门给你送去。”
蔡女士说,今年,她和弟弟一共拿了1300元送去给黄志忠,贴补生活,“他曾是我的老顾客,手头宽裕时,我会继续支持他。”
直到如今,黄志忠也还不知蔡女士的名字。
“在这里,我要好好谢谢她!”
三声谢
好社区头家,谢谢你!
家里进污水,一个电话头家来救急
遭遇突发棘手事,总会等来“救兵”。
23日上午,黄志忠家里“发大水”——卫生间下水道堵塞,楼上冲下来的粪便等排泄物,随着污水涌进他家,一片臭烘烘。
黄志忠担心拄拐走路会摔倒,只好坐在床上,打电话向小区物业求助。
可物业派人清理后,黄志忠家的积水还有。黄志忠只好再打电话,向苍园社区居委会李主任求助。
李主任火速赶到,叫来专业的下水道清理工,疏通了下水道。
“帮助辖区有困难的厝边,是我们应该做的。”李主任说,之前社区居委会就帮黄志忠申请了低保和残疾补助,逢年过节有慰问活动,社区也经常优先考虑给黄志忠。
“我行动不便,当时要不是李主任帮忙,这样呆家里真不行。”黄志忠感慨。
四声谢
好同学,谢谢你!
小学同学,每周送菜打算一直帮下去
距离,阻隔不断同学间的嘘寒问暖。
黄志忠是芗城区北京小学1977届的毕业生,他这些年的难处,有一帮细心的同学惦记。
林德海就是其中之一。他住漳州市区新浦路前锋新村,离黄志忠的住处1公里多,两人是小学一年级的同学。
2004年起,黄志忠的生活轨迹里,少不了老同学林德海的帮助,“我经常打电话叫他帮忙买菜,8年多了,他从无怨言。”
林德海在漳州市区前锋市场卖猪肉,每天要从凌晨4点多忙到中午12点多,“我在菜市场,买菜很方便。只要接到他电话,不管手头再忙,都会抽空,买好菜送上门。”
每周,林德海都会上门给黄志忠送两三次菜。老同学得了这个病,每月除了400多元的补助金(低保加残疾补助外),没其他收入,好几次,林德海不收买菜钱。
哪知,这“惹”来黄志忠不高兴了,“我不收钱,东西会被他扔出来,以后他就不再叫我帮忙买菜。”
后来,每次帮黄志忠买菜,林德海只好少收一点,“这样,他才能吃得心安理得。”
“40多年的老同学了,这点小忙不算什么,”林德海说,只要老同学有需要,这样的小忙,他会一直帮下去。
五声谢
好老师,谢谢你!
71岁班主任,逢年过节拎礼物登门看他
吴蓓红,71岁,住在漳州市区世纪广场,是黄志忠小学一年级的班主任。
黄志忠卧病在家的这些年来,逢年过节,吴老师常提着水果来看他。
“很惭愧,本来是学生要去关心老师的,结果倒过来了,吴老师年纪那么大了,还不时来关心我。”黄志忠说。
“生病前,他人不错,喜欢帮助别人。”在吴老师眼里,黄志忠是个热心肠。上世纪80年代,吴老师突发急性胃肠炎,当时丈夫不在家,孩子小,黄志忠知道后,跑去借了辆三轮车,把吴老师及时送到漳州市医院。这一事,吴老师一直记着。
“老伴身体不好,要人照顾,我本身有冠心病,只是偶尔来看望他一下,也谈不上帮忙。”吴老师希望,如果有热心的志愿者,愿意经常去看看黄志忠,甚至帮忙打扫一下卫生,那样,也许会更好。
□编后
知恩言谢
冷冬也升温
是什么,照亮了这原本黯淡的心房?
听完这些暖心事,你肯定也懂了——是陌路人的热心,是三五老友和远亲邻居的贴心,10年围绕在身旁。
也许,你会说,我们本是微小的存在,走过人生的低谷和高潮,这是人生常态。
可是,从某一刻起,有太多没曾料到的帮助,正向你走来,走进你的生活,走进你的心里。
常言道,大恩不言谢,铭记心隙间。可这份启齿的感恩,我们同样为之动容。
生活里,不经意的一瞥,却是涌动着的温热。昨天,我们用笔触记下的黄志忠和那些帮助他的好心人,亮了冷冬,暖了心窝——施恩勿念,受恩莫忘。(本网记者 林深圳 戴江海 通讯员 黎斌 文/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