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漳州 > 漳州新闻 > 正文

文川里老街美食风味传承 探访三代古早味世家

2013-12-20 10:11 来源:闽南网 0

  闽南网12月20日讯 百年老街文川里将拆的消息传出,瞬间引关注。昨天上午,漳州市副市长王毅群现场调研后表态。称会尽快提出解决方案,将根据实际情况再决策。而决策出台前,暂不拆除文川里老街。这让心系老街的市民着实松了口气。

   若漫步于漳州市区的老街文川里,除了赏古厝、看门楣,蚵仔煎、卤面这等舌尖上的美味,定会拉回你潜藏的记忆。

  不过,要说的,不是老街美食知多少,而是美食背后的风味传承。

  老街上,42岁的吴良,一家三代人,都在寻找美味调料,想让漳州的小吃更地道、更有古早味。

  胡椒粉、咖喱粉、油炸粉、椒盐……三代走来,吴家自制的调味料品种越来越多。

  结缘,还得从吴良的祖父吴郑仁说起。年轻时,吴郑仁漂洋过海到了印尼,学会了白胡椒粉和咖喱粉的做法。上世纪60年代回国后,吴老先生先是自家尝试着制作白胡椒粉和咖喱粉,送给亲朋好友。大伙一尝,登时一片赞声。

  30年一晃,吴良的父亲吴志武开始研究蚵仔煎的配料。当时,大多数人做蚵仔煎,都是用番薯粉,可是做起来的蚵仔煎不够松脆。吴先生决定研究一种专门的蚵仔粉。

  而跟着父亲学做配料的吴良,记得父亲吴志武经常在家煎蚵仔煎,送到市场上供人品尝,一次又一次,无数次地尝试,最终研究出能让蚵仔煎内嫩外酥的粉。

  父亲的创新,影响了吴良。他和妻子郑清清寻思着,能不能研究一种勾芡用的粉,让卤面的卤汁能变稠。最终,一款名叫“莲蕉粉”的勾芡配料诞生了。

  吴家的手工小作坊,辛苦多,所得的报酬并不多。吴良说,之所以一直坚持做这些调料,一来是祖上留下的技艺不能失传,再就是做了这么多年,文川里的古早味已深入人心,不能在自己手上消失。(本网记者 郑娟娟 白志强 通讯员 郑德鸿)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小车撞路边土方车4人当场死亡 事发路口无安全设施
下一条:漳州天气早晚将更冷 但阳光不吝啬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