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漳州 > 漳州新闻 > 正文

网传漳州被评为“三线弱”城市引发各界热议

2013-09-06 08:58 来源:闽南网 0

  闽南网9月6日讯 漳州是“三线弱”城市?近日,网络上一份最新中国一二线城市名单引起了网友们的纷纷议论,有人觉得实至名归,也有人认为,凭什么厦门是“二线强”,泉州是“准二线”,漳州排名却那么靠后。

  网传的这份名单是根据城市的政治地位、经济实力、城市规模以及区域辐射力等进行的排行,昨日,记者采访了众多专家,请他们发表各自的观点。

  漳州市住建局相关人士表示,目前漳州城建融入生态理念,生态田园之都已初具规模,不管属于几线城市,生活质量高才是硬道理。

  【市民声音】厦漳泉三地差距为何这么大?

  厦漳泉,有着相近的语言、相近的文化,区域上也紧连在一起,但发展却极为悬殊。

  目前,泉州的GDP已达4700多亿,厦门也有2800多亿,而漳州才2000亿出头。此外,从知名企业、上市企业的数量上,漳州也与泉州、厦门有比较大的差距。从城市规模上看,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泉州城区设四个区,城镇人口达470多万,厦门设6个区,城镇人口达310多万,而漳州设两个区,城镇人口仅为220多万。

  市民甘先生认为,与泉厦相比,漳州经济较为落后是毋庸置疑的。

  而在区域辐射力上,网友“山水”称,厦门作为经济特区,是闽南中心城市,辐射力、影响力是最强的。

【专家说法】城市排名靠后也是一种鞭策

漳州市城市建筑设计院副院长陈南漳:

  这份名单,总体上还是比较合理的。一座城市建设得好和差,最直接的就是用经济说话,政府没钱什么都免谈。厦门、泉州的城市建设,有目共睹。可以说,要是没有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居环境不可能得到根本改善。

  而漳州这几年,财政收入也突破了200亿,逐年加大了城市建设的投入,才有现在的江滨公园、郊野公园、碧湖生态园等城市基础设施,但和泉州、厦门差距还很大。

漳州市政协委员郑镛:

  虽然泉州的经济总量全省第一,但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等社会矛盾。不可否认,和泉州相比,漳州底气不足,但我们有后发优势,发展潜力大,而且在生态环境上也有优势。

  网传的城市名单,对漳州发展也是一种鞭策,发展要“外塑形象、内强功力”,希望漳州在保持良好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提升经济实力,逐步加强城市建设的投入和管理,使城市更加美化、优化,而不是为了检查而临时抱佛脚。

漳州市政协委员王淑娟:

  漳州能挤进三线城市,我觉得很意外。我认为从人均收入就能看出一个城市的发展水平。福建省公民的平均收入和全国比就偏低,而漳州又是全省的倒数第二,仅仅超过宁德。从城市规模来说,市区经济相对繁荣的就只有芗城区,地方很小,还是巴掌大。龙文区建区十几年了,人气还是不旺。

  只有从气候、空气质量、人居环境上来讲,挤进三线城市才是合理的,因为漳州拥有得天独厚的地域条件。

【展望未来】田园之都初具规模生态之城美丽宜居

  漳州市住建局相关人士介绍,漳州市区原先有中山公园、胜利公园、九龙公园等三大城市公园,近几年来逐渐向城市外围扩展。2011年起,漳州提出建设“田园都市生态之城”后,先后建成了江滨公园、芝山公园、郊野公园、林语堂蕉林文化公园等城市景观公园。

  此外,漳州还在中心城区周边规划建设28处、面积100平方公里的城市郊野公园,建成后,通过绿色廊道和慢行交通系统,形成互通连接的绿道网络和开敞的绿色空间,把城市和农村有机串联起来。如今,生态田园之都初具规模。

  去年中国十佳优质生活城市,漳州也跻身其中。该评选的具体评价指标包括收入、消费结构、自然环境、气候资源、社会保障、文娱休闲、人口素质等,“不管是几线城市,城市的功能终究是围绕着市民的生活,生活质量高才是硬道理”。(本网记者 苏禹成 陈群)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职责将更明确
下一条:九龙江上惊现“神秘大船”?原是有人搭建铁皮屋侵占河道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