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寺的破布子入罐了
果实是橙黄色的;筛选后要先泡一两天
煮好的破布子开始装坛
义工帮忙摘取破布子果实
闽南网7月17日讯 破布子,是种植物,听来很陌生吧?而在漳州市区南山寺,这可关乎至少几十年的老传统——破布子果实腌制,再用蒸、炒等方式做成美味,招待来客。别小看这一罐罐的破布子,可珍贵了,工作人员、和尚师父,平时可都舍不得吃。
盛夏时节,南山寺的几棵破布子树,又已挂上累累硕果。橙黄色饱满如珠的果实,把树扮靓,也在提醒着庙里厨房的工作人员:又到每年腌制破布子果实的时节了……
老树有多老?谁都说不清
南山寺共有5棵成年的破布子树。树龄最长的一棵,在寺内大殿前的草地上,有近10米高。有多老?寺内没人能说清。57岁的王阿凤家住附近,从小就常在寺内玩耍,她说,自己很小的时候就有这棵树了,那时就吃过它的果实,所以少说也有几十年树龄了。
另外一棵约20年的树,就长在南山寺墙外边。其余3棵约有四五年树龄,长在南山寺东侧城隍庙内的空地上,这3棵都是一位负责打理寺庙树木的老人在退休前种下的。
收成最好的,自然是树龄最长的老树了。每到六七月,满树果实压枝头,甚是显眼。因为太高,要摘它的果实,还得先把枝干砍下来。
采摘、腌制处处有讲究
摘果实的时间,也很有一番讲究。“一般在韦陀菩萨生日(农历六月初三)后,观音生日(农历六月十九)前采摘。”在寺内厨房帮忙的王阿凤说,这个传统是从以前的老尼姑传下来的,至于原因,也说不清楚。今年,本打算六月初十采摘,但工作人员提前了几天。“台风要来,担心把果实都刮落了。”王阿凤说。
有趣的是,每年采摘完破布子后,要剪掉大部分的枝干,留下树的主干。这样,来年吐新叶,隔年才能长出果实。按照寺内工作人员小林的说法,这样果实才能“长得密”。
今年收成的,是两棵树龄较长的破布子,果实多——50斤酒罐,装满了5大罐。而去年,是3棵树龄较短的有收成,只腌了2罐。
破布子摘下后,先泡水洗净,放入锅中和水煮,约煮上两三个小时。怎么知道是否煮熟?也很好玩,把煮好的破布子往地上一扔,若是里面的籽跳出来,就说明熟了。
把水淘净,放入盐炒,破布子的外壳会爆开,黏稠状地“贴”在一起。之后会慢慢生水,这时就可以入罐了。入罐后再加适量水,把罐内的破布子淹没。
半年后开罐吃一次不容易
半年后,大约到了来年春节,就可开罐吃了。“味甘,助消化,蒸、炒豆腐,很开胃,好吃,尤其是配上稀饭。”工作人员陈先生说。
不过,庙里的工作人员、和尚师父都将破布子视如“珍宝”,可舍不得经常吃。王阿凤说,如果腌得少,一个多月都吃不上一次,得省着等过节或者来客人时,才会煮。能吃上一次,就觉得幸福极了。
市区的黄先生是佛教信众,每逢初一十五,他妻子都会去南山寺拜拜,有时会拿回一些没腌制的破布子,和鱼或者煮汤喝。“也不知道吃了有什么食疗效果,但是寺庙里的东西,按照闽南说法,吃了能有保佑。”
□普及一下
市林业局高级工程师林国洪:“破布子”这种树,学名叫破布木,大约夏初结果,8月底变黑掉落。到了秋冬,会有落叶的现象。
寺庙把树枝剪下,隔年再结果的做法,是正确的。这就好比荔枝龙眼,结果实有大小年的区别一样,结一次果耗费了树的很多养分,剪掉老枝,长出的新枝更容易结果,结得也多。
漳州市林业局高级工程师柳女士:在漳州,破布子一般是山上野生的较多。破布子分布在广东、福建、广西居多,人工栽种的比较少,并非十分珍贵的树种。
综合网上资料,破布子可以作为药用,其果实是食用佐料,中医将破布子的果实、树皮、根作为药材。果实可用来镇咳、化痰解毒和治疗跌打损伤;树皮治疗子宫发炎、脱垂、肺出血和年久伤;根则有止汗和治疗高血压的功效。这些也得到了林国洪工程师的证实。(本网记者 郑娟娟 戴江海 文/图)
主播有话
今天这篇新闻,很多读者也许觉得陌生。破布子是什么?两年结一次果?好漫长啊。
在城市里住久了,我们很容易忘记季节的变换。春天开什么花,秋天结什么果,还重要吗?大棚里总有反季的瓜果蔬菜,房间里的空调让夏天像冬天、冬天像夏天。
可是,在你的回忆里,一定有一些都市之外的快乐。夏天到了,拿根棍子去挑知了壳;秋天来了,跑到林子里捡厚厚的落叶……会心一笑了吗?那么想想看,日日陪着的几棵老树新树,两年以后终于结出了新的果实,这快乐,是泡在网上“偷菜”能比的吗?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