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好人榜:朱顺才,10多年照料“唤醒”植物人妻子
朱顺才和妻子
海都闽南网讯 平和县文峰镇南虾村,一座破旧的民房里,朱财才风尘扑扑,刚从田里干活回来,他身体健朗,有点瘦高,头上流着汗,身上的衣服还沾满着泥土,伸出长满茧的手和我们握了握手。
或许一行人的声音吵了她,又或许是她听到有客人来,也想出来见见,躺在里层床上,朱顺才的妻子林宝卿想挣扎着起床,嘴上还吐着“吱吱唔唔”的声音,朱财才马上跑到里屋,小心翼翼地掺扶着她坐到客厅的破旧木沙发上。
“即然娶回家,她就是我一辈子的妻子”
“没办法,不过比以前好得多了,现在一提起以前的事就伤心,不想再提了。”朱财才一边泡茶,一边偷偷拭着眼泪地说道。
虽然这样,但从镇里负责该村的工作组组长林阿法的介绍中,我们依然了解到朱顺才的感人的事迹。林阿法说,1996年,朱顺才与崎岭镇的林宝卿结婚,次年喜得一子。然而,就在儿子还没周岁时,她的妻子突发脑溢血住院抢救。
“医生说,是先天性的脑血管岐形,而且有些血管局部破裂了。”朱顺才插上话说,住院花了许多钱,没办法,但还得撑下去,从县医院又到市医院,手术是成功了,妻子也脱离生命危险,却成了植物人,整天躺在床上,吃、喝、拉、撒不能自理。
“即然娶回家,她就是我一辈子的妻子,我不照顾谁照顾?”朱顺才说,从那时起,他即当爹又当娘,全家的活都压在他身上,而且还有一个不满周岁的儿子。
“每天工作12小时,像个机器人”
从那以后,每天凌晨4点钟,朱顺才就起床,料理完家务后再为妻子洗嗽、喂饭,然后下地干活,晚上做完家务再为妻子洗澡,一切料理完之后,他已累得快散架。为了避免妻子身子长褥疮,他也不敢贪睡,每隔一两个小时就要为不能动弹的妻子翻身、按摩,常常是刚合上眼,又得睁开眼。
由于长期卧病在床,林宝卿的身体抵抗力特别低,感冒、发热、胃肠疾病那是司空见惯的事,为了支付妻子的医疗费、家里的生活费,朱顺才起早贪黑,跟着大家一起开山种蜜柚,给别人打小工,再苦再累的活他也接来做,从不叫累。而回到家,他就把一天来的所见所闻,一件件的讲给不知能否听得懂的妻子听。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的精心照料与“呼唤”下,2008年,林宝卿的病情竟然出现奇迹般的好转,能自己翻身,手脚能有意识的动弹,更让人高兴的是还能简单的对话。
“每天工作12小时,像个机器人。”朱顺才说,现在他每天一大早就要出去干活赚钱时,不敢走远,尽量能在中午赶回一趟家,煮个稀饭给妻子吃,偶尔中午没办法回家的情况,他都会在上午出门时,打开一瓶八宝粥或花生牛奶,放在妻子床前。
“她现在的情况,吃个八宝粥还是勉强可以的。”朱财才回过头看一眼林宝卿说,等晚上回到家时,已是掌灯时分,然后开始做晚饭、给妻子洗澡等,一般都要忙到十一二点才能休息,第二天一大早又得开工去。
“儿子和果园就是我最大的希望”
看到朱顺才白天在山上干活,回家又要做饭,林宝卿几次三番从床上翻到地上,爬着来到灶台想为丈夫烧菜做饭,可瘫痪的身子总不听使唤,躺在地上欲哭无泪。回到家看到这样的情景,朱顺才总是抱着妻子嚎声大哭。一家人患难与共,他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硬撑着、苦熬着,从没半句怨言。
10多年过去了,如今,朱财才的儿子在漳州实验中学读初中,可学费有点较高。“虽然家里穷,但是为了孩子,我硬撑下去,毕竟他还是会读书的,不读好一点的学校可惜了。”朱顺才说。
“每年都在还债,还到去年才结清。”朱顺财说,妻子住院时借了不少钱,到去年时还有尾款要还,但债主同情他们的遭遇,把尾款都免了,之后,他又向别人借了5000元,作为果园买肥料、农药等的投资。
“可以说,儿子和果园就是我最大的希望,我种了一百多棵蜜柚和柑桔,如果今年收成好的话,把5000元还了,还可以赚个几千元。”朱顺才一边算着帐,一边憧憬着美好的未来,“等来年有钱了,帮她把以前摔断的牙齿补上”。(本网记者 萧镇平通讯员蔡少锋实习生戴江海)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