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冰镇荔枝打嗝三天不止 无奈上医院求助
闽南网7月9日讯 漳州市民卢先生,一时图凉快,吃了不少冰镇荔枝,结果打嗝不止。猛喝温水、狂咽空气、掐合谷穴,甚至到诊所打了点滴,折腾了整整三天。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几天没睡好,人都快崩溃啦!”
最后,解放军第175医院的医生给他下了猛药:针灸、红外线、穴位按压等齐上阵。昨天复查时,卢先生终于康复了。
别看打嗝事小,严重时会引起消化道出血,还会使患者原有的心肺疾病加重。为此,医生向我们介绍了几种居家止嗝的好办法。
此外,医生提醒,炎炎夏日,市民要慎食冰镇的食物,以免贪凉惹病上身。
【事件】打嗝打到睡不好觉整个人都快崩溃啦
卢先生,今年40多岁。7月3日,在家吃了一大串冰镇荔枝后,就开始打嗝。起初,他以为是吃太饱,过一会儿就自己好了,没太在意。没想到这嗝一打就是3天。
为了止嗝,卢先生绞尽脑汁,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尝试:
用“土办法”,猛喝了几大杯温开水试图止嗝,没有效果;
张大嘴吞咽空气、口水,还是未奏效;
听从别人建议掐了合谷穴,仍未止嗝;
跑到自家附近的诊所求医去了,可打了点滴后,仍然“嗝”个不停。
“一直打嗝,几天没睡好觉了,整个人都快崩溃啦!”7月6日,一脸憔悴的卢先生跑到175医院。经诊断,卢先生是因食用过量冰镇荔枝引起的持续打嗝。见他情况如此严重,医生下了大手笔,针灸、红外线、穴位按压等一齐上阵。
昨天上午,卢先生到175医院康复科复诊时,打嗝终于停止了。不过他仍心有余悸:“我再也不敢吃冰镇水果了!”
“其实,这是一个常见的生理现象。”175医院康复理疗科黄燕惠医生介绍,打嗝,医学上称之为“呃逆”,是由膈肌痉挛收缩引起的。脑干、颈椎、胸膈、肠胃任何一个部位的神经受到刺激,也都有可能引起打嗝。
“特别是在受到寒冷刺激、吃饭过快、吃进干硬食物后,可能出现暂时性的呃逆,这不能算病,大部分的打嗝会在数分钟后自动停止,一般不必看医生。”黄医生说,此前,她接诊的一位患者持续打嗝超过一周,“胃肠有疾病的患者吃过冷的食物,很容易引起打嗝;一些患者过量服用寒凉药物,也会引起持续打嗝不止。”
【提醒】水果冻久了营养易流失
冰镇水果口感好,但容易导致营养成分丢失。水果内大多数维生素都是不稳定的,特别是维生素C——新鲜水果冷藏时间越长,维生素C损失越多。如果冷藏温度低于0℃,维生素B族、叶酸等会被破坏,某些矿物质如钾、磷、钙等也会流失。
食用冰镇的水果会刺激肠胃蠕动,引起胃肠道痉挛性收缩而发生腹痛,导致消化不良。有些水果富含水分,很容易滋生细菌和霉菌,如切开的西瓜。水果表面如果被冰箱中的致病细菌污染,食用后容易引起细菌感染,出现急性胃肠炎,最常见的症状是腹痛、呕吐、腹泻。
胃肠道功能不好的人,以及老人、儿童、孕妇等人群因抵抗力降低、胃肠道娇弱、抗感染能力降低等原因,要避免食用冰镇水果。
“回炉”冰激凌容易生细菌
冰激凌、雪糕、冰棍等,糖分含量较高,大部分属于高热量高脂肪食物,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咽喉炎、胃肠消化疾病等病症的人群应尽量不要食用。有的冰激凌还含有反式脂肪酸、香精和色素,所以儿童慎食。
家庭用的冰箱最低温度通常为-18~-20℃,加上经常开关冰箱门,容易使冰激凌的蛋白质发生变性,所以买回家的冰激凌最好一周内吃完。
尤其要注意的是,冰激凌融化后容易滋生细菌,不要再放回冰箱贮存。
狂喝冰啤酒消化不会好
长期大量喝啤酒,会对胃肠、心脏、肝脏及肾脏造成不良影响,引起酒精性脂肪肝、高血压、高血脂、痛风等。而喝冰啤酒更伤身,冰啤酒的温度较人体温度低20℃~30℃,大量饮用会使胃肠道温度急剧下降、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从而引起功能失调,严重时会引起痉挛性腹痛和腹泻、急性胰腺炎等急症。
夏天喝冷饮要小心口气
碳酸饮料、瓶装果汁等,长期饮用本就对身体不利。而冷藏后再喝,尤其是饭后喝,会妨碍胃的正常消化,影响人体对养分的吸收,而且还可能引起口臭。因为夏天容易导致人体内分泌紊乱,胃火重、肝火旺、思虑过深、精神压力过大、作息失调等,都会加剧口气的产生。加之冰冷食物下肚,就可能会造成体内湿热、浊气上溢,引发口臭问题。(本网记者 林深圳 通讯员 黎斌)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