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好人榜:漳州义工俱乐部力推两名热心公益好义工
海都闽南网讯 “我们义工组织里有许多好人,我们也推荐两个吧。”昨日,福建义工俱乐部漳州分会(简称漳州义工俱乐部)负责人林丽华拨打“漳州好人榜”热线,推荐好义工黄惠聪和叶春美。
林丽华称赞二人,一个是“热心公益的二把手”,一个是“默默无言的爱心人”,他们都是普通的老百姓,都把自己的闲暇时间奉献给漳州的公益事业,有人笑他们傻,但他们乐在其中。
此外,龙海紫泥镇党委、长泰县委报道组等也积极推荐多名“好人”。紫泥镇党委有关负责人说,紫泥镇去年刚评出“感动紫泥十大感动人物”,是漳州全市唯一一个“镇级感动人物”,他将其中两名优秀好人推荐过来。
传递感动,让我们一起寻找漳州好人。“漳州好人榜”热线:0596-2050110;传真:0596-2052521;电子邮箱发送邮件至:hxdsbzz@163.com。您也可以把想推荐的好人及其简要事迹,在新浪微博上@海峡都市报漳州新闻。
黄惠聪:热心公益的“二把手” 推荐人:漳州义工俱乐部
2010年七夕节后,黄惠聪无意间浏览到朋友的QQ空间,发现朋友“七夕玫瑰义卖助学”的图片,不知道义工为何物的他觉得这个词很有意思,在朋友的介绍下,他成了漳州义工俱乐部的一份子,并逐渐成为俱乐部的“二把手”。
1年多来,黄惠聪先后参加过近百次义工活动。他帮助过外来民工联系住房、落实工作等实际问题;坚持参加每两周一次的入户助残助老活动;在“七夕”节期间参与义卖玫瑰活动,在街头积极奔走,募集善款捐助残疾儿童;多次策划环保活动,发动义工到江滨大道等处清理垃圾。
今年4月底,龙文两名小女生结伴出走。得知本报记者在帮忙找人后,黄惠聪立即放下手头生意,赶到市区和其他义工一起帮忙寻找,经过一番努力,成功将两小女生找回(本报4月29日A15版曾报道)。
叶春美:默默无言的爱心人 推荐人:漳州义工俱乐部
作为漳州义工俱乐部的核心成员,叶春美承担着义工内部事务的管理,为义工活动提供着后勤服务保障工作。虽然叶春美学历不高,也不怎么会表达,可她的一言一行,却赢得俱乐部其他义工的敬佩,赢得那些受助人士的笑容。
叶春美是漳州宾馆的一名普通客服人员,平日工作也很繁忙,回家还得照顾家庭。可再怎么忙,她总是会抽空看看义工俱乐部的QQ群公告,找找最近又有什么公益活动要做。4年多来,叶春美参加过近200次义工活动,俱乐部开展的义卖募捐,环保志愿行动,交通劝导等活动,经常能看到她的身影。叶春美的邻居、同事都笑过她傻,但她总是笑笑不语,因为那份帮助他人收获的内心充实感,是外人所无法领会和理解的。
林亚砖:20年修渠补路“愚人” 推荐人:龙海市紫泥镇党委
每天傍晚,在紫泥镇城内村庵前渠道路上,总能见到一个忙碌的身影,捞河道垃圾、清塑料袋、清理水葫芦,他就是紫泥城内村年过七旬的林亚砖,义务干这活,痴心不改已20多年。
今年农历五月十九,村里举行龙舟赛时,破旧不堪的村庄主干道又引起林亚砖的注意,他觉得该是给村道拓宽改造的时候。第2天,林亚砖就和老人协会商议此事,得到大家响应后,及时成立理事会,开展募捐活动。林亚砖带头捐了1万元钱,村民们纷纷响应,几天时间里,一个人口不到1000人的小村庄,就募得捐款50多万元。从那时起到现在,林亚砖和一些热心老人顶着炎炎烈日,挑沙土、抬石头、整路基,忙个不停。“这些活都是纯义务的,村民们也都很支持,路通以后大伙出入就更方便了。”林亚砖说。
徐智心:要让残疾人体面工作 推荐人:长泰县委报道组
58岁的徐智心办有一家小企业,比较特别的是,企业所招的工人,大多是残疾人。
“残疾人是弱势群体,同情固不可少,但仅有同情是远远不够的,应创造平等的就业机会,让他们也能自食其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强自立’,也跟普通人一样‘体面’地生活。”从2005年创办起,在长泰县残联的支持下,徐智心共录用21名残疾人,组建起一个特殊的“家”。
21个残疾人,21种不同的残缺。徐智心对他们说:“只要你用心,公司可以无条件提供你最适合的岗位”。2004年2月,徐智心为陈巷镇古农村的26岁聋哑人戴丽玉连续调整4个岗位,“为一个人,动一批人”,这一“折腾”便是4个多月,终于让戴丽玉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本网记者 萧镇平 陈青松 陈金荣)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