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漳州 > 漳州新闻 > 正文

一千四百余吨伪劣化肥 两年内农资公司非法售完!

2011-10-12 08:08 来源:台海网 0

   在漳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抽检不合格的情况下,福建省农资集团漳州公司竟继续销售一批多达1400余吨的伪劣化肥。昨日,芗城警方向媒体通报了这一案件。

  2008年10月初,福建省农资集团漳州公司,向四川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购买1471.24吨的含氮16%的氨基酸配方肥。四川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委托内蒙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该批化肥。

  随后,内蒙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将1471.24吨白色简易包装的化肥运送至漳州火车站移交给福建省农资集团漳州公司。当时包装袋上写的是 “复混肥料原料”,买方就向卖方提出包装袋的疑问,卖方称会提供包装袋,并寄往漳州。

  该批化肥在一仓库内存放一段时间后,该农资公司使用四川某化工公司寄来的“凯利丰”、“汉山”品牌的氨基酸配方肥包装袋及合格证,进行包装更换,对外进行销售。

  2009年3月24日,漳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对该批1471.24吨氨基酸配方肥进行质量检查,对180吨“凯利丰”牌氨基酸配方肥进行抽样检验,检验报告结论为不合格化肥。

  抽检肥料的氨基酸含量(%)仅为6.9,并没有达到Q/HZHS001-2006标准要求的“莛8.0”。

  但是,该农资公司在明知化肥不合格的情况下,还是继续销售。而四川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就此事也是“以就地销售为主,会协助进行销售”,来答复农资公司的咨询。就这样,到2011年4月20日,这1471.24吨氨基酸配方肥已销售1413.36吨,销售金额共计1457638元。

  对于四川、内蒙古的两家公司,警方将联合当地警方进一步调查。 (海峡导报记者 苏演卿 通讯员 芗瑾 文/图)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红薯,也能长在空中
下一条:未开封 某知名品牌凉茶饮料里竟有悬浮物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