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馆公示的添加剂 吃饭前你看了吗?
某连锁餐饮店橱窗上的食品添加剂公示牌
海都网—海峡都市报讯 8月31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实施《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明确规定餐饮业若提供自制火锅底料、饮料、调味料,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应向监管部门备案,并在醒目位置上予以公示,同时规定制作方式也要公示。
记者在市区走访中发现,一些连锁餐饮机构已经将此类内容详细公示,规模小一点的餐饮店却是应付了事,虽有公示,内容也十分笼统。
针对此项食品添加剂要公示的规定,市民们在欢迎的同时,也表达出对公示内容是否可靠的担心。漳州市卫生监督所回应,会不定时抽检,保证餐饮店公示内容和顾客实际吃的符合一致。
【走访】
连锁餐饮公示详细
外卖饮料店无公示
记者走访了市区多家餐饮店,在添加剂和自制火锅底料、饮料、调味料的配料内容方面,发现较大的连锁餐饮机构都标注得较为详细。不少规模较小的餐饮店虽然也有公示,但没有放在店堂醒目位置,内容也不详细、规范。而市区多家外卖饮料店,如果果、阿曼卡等店,均没有添加剂和配料的公示。
在市区丹霞路的小肥羊火锅,一进大门就看到墙上挂着火锅底料的公示牌,上面标注食品添加剂的名称、使用菜名、使用量以及生产厂家;还详细列出锅底、调料、饮料的配料名称。该餐厅经理付先生向记者出示了相关的检验、检测报告,表示公示内容绝对真实可靠,每一项都是总公司经过包头市产品质量计量检测所检验合格的。
在凯德广场四楼的大丰收鱼庄,收银处的公示公告同样醒目,也列出了添加剂、锅底、调料、饮料的相关配料及生产厂家。该餐厅的经理同样表示,这些公布的内容全部经过检验、审核。
市民质疑
内容可靠性
记者在多家餐饮店随机采访消费者,多数人都说,并不知道有关部门的公示规定,也没有留意店内的公示公告。
不少市民了解添加剂公示的相关规定后,都认为这是好事,增加了透明度,吃起来更放心,同时一些市民也提出质疑,认为公示的内容是店家自己操作的,有可能会实际吃的和公示内容不一致。市民许小姐说,公示上面没有监管部门的公章,或是其他方式来证明他们的公示内容是真实可信的。
但不少餐饮业内人士认为,公示可以让客人感觉食品安全更有保证,更认同品牌,从而促进生意。市区瑞京路一家面馆老板陈先生说,他也准备把食材配方公示出来,“这对客人负责,我这虽然不是大饭店,但是有食品的公示,客人就会觉得很规范,无形中提升了面馆档次”。
【部门说法】
将制定统一标准
确保公示真实性
漳州市卫生监督所食品卫生监督科朱科长介绍,从今年5月起,已要求市区的餐饮店公示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的相关信息,并在该所备案。
对于市民对公示内容的质疑,朱科长称,由于人力经费设备等限制,他们只是在市区进行大范围的抽检。朱科长出示了今年多家餐饮店的抽检报告,报告显示,漳州市已抽检的餐饮店添加剂公示内容准确。“为保证公示的可靠性,他们会继续不定时抽检餐饮店。”
对于一些餐饮店公示内容较为简单、笼统,且没有卫生监督所的证明等,朱科长表示将制定公示的统一标准。餐饮店具体要公示什么内容、公示到什么程度,用什么格式来公示,都应该有统一的让顾客能识别的标准。(本网记者 周杨宁 见习记者 白志强 文/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