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漳州 > 漳州新闻 > 正文

旌孝坊 孝顺烈女挖心当药引

2013-05-10 15:29 来源:闽南网 0

  旌孝牌坊是漳州目前最小的牌坊

旌孝牌坊是漳州目前最小的牌坊

  坊名:旌孝坊年代:宋绍定元年(1228年)人物:龙溪孝女陈氏类型:街坊地点:龙文步文镇步文村

  往东北方向再走两公里,就是步文镇步文村,迎宾路从村边穿过。

  路边有一座庙,名为“正一宫”,庙口的榕树下,几张石椅石桌,一些老人悠闲地打着牌。

  边上,静静地立着一块石制的石碑,碑高近两米,宽约半米,碑上镌刻着“旌孝坊”三字,坊背面另嵌一块石碑,刻着一段“旌孝坊原文记载”的文字。

  闽南网5月10日讯 “这块坊已有700多年历史了。”村民林先生说,原先坊已倒到村边,后来于2003年将其重新立在村道边的榕树下。

  “旌孝坊原文记载的是一个很感人的孝女故事,在父亲生病无法治疗时,这个年仅15岁的女孩挖心给父亲当药引。”林南中说,在《八闽通志》里,陈氏被收录在“烈女”章节中。不过,“挖心当药引不可取,也没有科学依据”。但是古代,科技不发达,百姓愚昧,所以才会发生这种荒唐事,但也反映出作为一名女儿,其对生病的父亲是很孝顺的。

  “先有坊,才有牌坊。”林南中说,坊原先只是一个小地方的名字,类似现在的社区或村庄,所以一般会在村口或社区口立块坊石,后来有些地方将坊石建成门楼式后,就成了牌坊。

  “像这种有纪念意义的坊,其实和牌坊的来历是相同的,只是建造形式不同而已。”林南中说,如土白村孝节坊,就是因清朝林重光妻吴氏的断指护坟的孝举,所以朝廷下令表彰而建造;而步文村的旌孝坊,也是因宋朝的陈氏挖心治父的孝行,朝廷下令而建造。

  “或许存在这种可能,除了‘旌孝坊’的坊碑外,或许当时附近还配套一座“旌孝坊”的牌坊,后来可能毁掉了。”林南中说,他还在古代的各种府志中寻找,但这个猜测还未在相关史志里找到记载。

  《八闽通志》记载,当时漳州市区共分为数十个坊,其中旌孝坊在府城东二十六都赤岭(即现在的步文村周边),为宋绍定元年,知县傅天骥为孝女陈氏孝举而命名。

  “这种命名方式,类似于现在的一些有纪念意义的路。”林南中说,如自忠路(纪念抗日名将张自忠)、尚志路(纪念东北抗联的赵尚志)等,而将此的地名命名为“旌孝坊”其实就是为了纪念陈氏,只是古人较含蓄、文雅些。“旌孝坊”是目前为止发现的漳州仅存的一个街坊。(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记者 萧镇平 杨清竹 文/图)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母亲节将至康乃馨走俏
下一条:节孝坊 一介女流断指护祖坟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