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漳州 > 漳州新闻 > 正文

小小饭人“赶”庙会 捏饭人世家显绝技

2011-08-30 04:48 来源:海峡都市报闽南版 0

孙建萍给彩饭人画脸

出场人物:孙建萍一家(龙海九湖镇百花村)

人物看点:将米饭染色,纯粹用手捏制,借用模具、刀刻、毛笔描绘,栩栩如生的饭人在手下就“横空出世”了

  骑着白马,手持双锤,英姿飒爽的武将,一身栩栩如生的塑像,34个神态各异的“饭人”……8月16日(农历七月十七),在龙海九湖百花村一年一度最热闹的庙会上,村民们终于等来了这一年一次饱享眼福的机会。

  为了祈求平安,每年的庙会,百花村都要请人来捏饭人。

  相传,捏饭人的手艺从明朝就有了。饭人捏好了,就让信众参拜。之后在家供奉4天后,就把饭人放入河中,随水而去。今年,请来的照旧是本村村民孙建萍师傅一家,全村准备捏34个饭人。

  在村里的菜堂里,只见一个个造型不一、神态各异的彩人立在装着米饭的箩筐上。我们见到了孙建萍和他的家人,也揭开了这门绝艺的神秘面纱。“这箩筐底下是谷子,上面是白米饭,意寓压金盖银,是祝福村民能五谷丰登,赚大钱。”孙建萍的妹妹孙燕勤今年47岁,有20多年的捏饭人经验,“看不出这是用饭团捏的吧,这是将米饭染色,纯粹用手捏制的”。

  再仔细看这些彩饭人,有各显神通的八仙,有手抱玉兔的嫦娥,有慈眉善目的送子观音,也有勇猛的关公,连大闹天宫的孙悟空也来“赶场”了,这些彩饭人的原型,大多来自各种传说人物,无一重复,颜色鲜艳。

  今年50岁的孙建萍,正在一旁给彩饭人画脸,地上有各式各样、大大小小的四五个脸型模具,他一会儿用刀刻,一会儿用毛笔描,很快,一张传神的彩色饭人的脸就做好了。

  “这个工序叫开脸,是整个捏饭人工艺中最难的环节,家里只有哥哥会。”一旁的妹妹孙燕勤说。

  说起这手绝活,80岁的父亲把手艺传给儿女,孙建萍和孙燕勤是第二代捏饭人传人。现在,孙建萍22岁的女儿孙逊孙,已是第三代传人了。“在我父亲那辈,有很多人会捏,可惜都没有传承,渐渐地漳州就只剩下我家会捏了。”孙建萍觉得,这样的绝活失传颇为可惜,就教女儿这手艺。

  孙建萍说,这样的手艺活,曾经在漳州很风靡,哪里有庙会,他就跟着父亲到处去捏。“以前要用米和着麻布一直揉,有时揉到可以捏,就要花两个小时,现在用机器搅就快了许多。”尽管工艺有变,但孙家人对捏饭人依然有着难舍的情缘。后来父亲老了,捏不了了,就由孙建萍和妹妹继续。孙建萍有些惋惜,“今年应该是最后一次捏了,明年要照顾身体不好的父亲,就没时间了”。(本网记者 郑娟娟 见习记者 白志强 文/图)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漳州男诱骗幼女看鱼 趁机猥亵儿童被逮捕
下一条:爱心慈善晚会明晚7点30分市区人民剧场揭幕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