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妻未果男子抛摔幼女续 幼女生母现身
闽南网3月15日讯 昨日,小甘已能吃些米粥,受颅骨骨折影响,她的右眼有明显淤青,好在医生说,小甘伤情已稳定,随着伤势的恢复,淤青会慢慢消退。
遭遇变故后,小甘的话少了,听到大声响就会哭,医生说是急性应激障碍(本报记者前日送给小甘的玩具,她很喜欢)
此前,在一辆平和开往龙海的的士上,小甘的父亲甘某明用酒瓶砸破的士车窗,然后将小甘扔出车外,接着又下车将小甘抱起摔向地面。随后,甘某明横穿绿化带,被一辆土方车撞死(寻妻未果男子抛摔幼女 被土方车撞死)。
昨日,小甘的母亲赖某丽也从平和赶到漳州市中医院,这是小甘在父母离异后,首次见到生母。谈起此事,赖某丽说,她的确向甘某明要过女儿的出生证明,但那是几个月前的事,之后双方就没再联系,她的手机也停机,因此事发当天,她根本没接到甘某明的电话,也不知道对方来找她。
虽然不知甘某明为何伤女,但突来的变故,已带给小甘极大的苦难,话明显少了许多,听到大点的声音就会大哭,解放军第175医院心理咨询室的医生黄秋娟说,小甘的情况属于急性应激障碍,建议家长多陪伴她,并引导她将内心的情绪发泄出来。
母亲现身:没接过前夫电话
昨日下午,记者到医院看望小甘时,遇到准备离开的小甘妈妈赖某丽,这是她离婚后第一次看到女儿。
与前夫离婚后,赖某丽在平和老家组建新家庭,并在3个月前产下一子。赖某丽说,她跟前夫是朋友介绍的,“我那时候已经28岁了”,相识不到半年的时间,他们就结婚,但婚后,她才发现两人性格不合,在小甘出生几个月后,她便决定离婚,“他家里要孩子,就把孩子留给她奶奶照顾”。
“儿子出生后,我原本打算等儿子再大一点,就带他来找姐姐,让他们姐弟相互了解。”赖某丽说,如果不是朋友告诉她甘某明出事,她压根就不知道发生什么事,“我几个月前用手机给他打电话,要女儿的出生证明,做二胎生育证用”,当时甘某明就用快递寄过来。之后,她联系甘某明的手机号因为长时间没用而停机,再也没用过,她也没和甘某明联系过,甘某明也没有她的其他联系方式,“听朋友说,他12日来找我,晚上就出事了,可是我从没接到过他的电话。”
对于年幼的女儿,赖某丽称,原本要让女儿跟着自己生活,女儿却回答“要奶奶”,“女儿从小就跟着奶奶,不愿意跟我,我也理解,只希望以后她和她弟弟能多接触,姐弟俩也要有感情”。
受伤幼儿:已忘却爸爸的不是
事发后,小甘的奶奶曾某珠一直守在病床,这两天都未合眼,“眼睛闭起来,儿子的事、妹妹(小甘)的事,所有都往脑子里钻,不敢睡”。
前天,小甘一听到“爸爸”两个字,就哭喊着“不要爸爸”,时隔一天后,年幼的小甘似乎已忘却爸爸的不是,反而念起爸爸的好。昨天,小甘在病床旁听别人说到“爸爸”二字时,眼神便飘向奶奶,“奶奶,要爸爸”。这个时候,曾某珠强忍着眼泪,轻拍小甘的被子,说“爸爸不乖,奶奶把他赶走了……”
“她妈妈说要带她走,我不肯啊,她爸爸走了,我就剩下一个孙女。”曾某珠说,小甘打小就跟着她生活,“她爱干净,每天的衣服都要香香的才肯穿,一到夏天出汗了,衣服马上就要换,有时候一天下来要换好几套”,而且小甘在家里是大家的宝贝,叔叔爷爷都疼她,这次住院,叔叔一边料理家里的事情,一边不时还来医院看小甘,厦门漳州两头跑。
心理医生:引导孩子,把内心情绪发泄出来
一名父亲,竟将幼女丢出的士窗外,还两次抱起女儿摔回地面,解放军第175医院心理咨询室的黄秋娟医生说,按照常人理解,家长就算惩罚孩子,也不会做出如此过激的举措,因此推测,甘某明做出这种行为之前,应该是受过某方面的精神刺激。
虽然小甘的病情有所好转,但这样的变故,对于一个3岁的幼儿来说,仍是不可承受的苦难,事发后,小甘的话明显比过去少了许多,只对着奶奶偶尔说几句,听到稍微大点的声音就大哭。黄医生说,小甘的这种情况,属于急性应激障碍,是受到异乎寻常的精神刺激引发的精神障碍。
建议小甘的家长这时应该多多陪伴孩子,要让孩子知道有人在关心她,安抚她的紧张情绪,同时,也要注意疏导孩子的心理,“这时候她有很多情绪都潜在内心,大人要多与她聊天、沟通,鼓励她把情绪发泄出来,如果孩子不能用语言表达,也可以引导她用画画的方式进行表达”。(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记者 张颖珍 朱加良 通讯员 黎斌)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