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蓝天白云遇见雾霾天 今天全省放晴
昨日下午5:46漳州市区胜利西路雾霾仍未散去
昨日上午10:14泉州市区被轻度雾霾围绕
闽南网1月18日讯 告别蓝天白云暖阳的“小清新”天,雾霾天气来了,虽然是轻度、轻微的。
继北方雾霾天后,前两天,我省的福州、泉州、厦门等城市也“沦陷”,出现轻微霾和轻度霾,其中,厦门部分沿海地带的能见度在3公里到5公里左右,相对湿度小于80%,空气中悬浮着大量粉尘。
省气象科学研究所王高工分析,这主要是局地形成的,与北方的雾霾天气无关,PM2.5浓度区间与北方雾霾相比也有明显差别。
而连日晴朗的漳州,昨日,也被雾霾笼罩,虽然只是轻度雾霾天气,但漳州市区的PM2.5也一度升至0.127mg/m3,超过国家规定的0.075mg/m3的限值。不过,好在冷空气已在发力,这个周末,阳光蓝天依旧会与我们作伴,重回暖阳天。
漳州
昨日午后,现轻度雾霾
昨天中午12点,漳州市环保局发布了过去24小时的空气PM2.5浓度值是0.069mg/m3,空气质量尚属于良好的级别(二级)。
而午后,市区的雾渐渐浓了起来,站在楼顶远望,远处的高楼大厦都处于大雾的包围中。环保局环境监测站监测到,从昨天正午12点到下午5点,漳州市区PM2.5浓度的平均值达到0.127mg/m3,超过国家规定的0.075mg/m3的限值。
漳州市环保局环境监测站的肖站长说,根据这份监测的数据,漳州的天气属于轻度雾霾天气,如果今天仍旧是阴天,出现雾霾的可能性也很大。
肖站长分析,造成漳州雾霾天气的情况原因很多,但这次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气温变化大。冷空气的下降,为大雾天气的形成创造了条件,雾的出现使空气中的污染物很难扩散,加重了空气污染。
冬春季节是福建出现霾的高发期,冷空气来临之前,有增温增湿的作用,出现霾的几率就会比较大。在轻微霾的天气里,厝边们无需做特别防护,不过,应适当减少户外活动。
厦门泉州
雾霾来,空气质量受影响
据报道,厦门部分沿海地带的能见度在3公里到5公里左右,相对湿度小于80%,空气中悬浮着大量粉尘。
昨天早上9点左右,姚女士和丈夫一起开车出门上班,路上就发现车窗外灰蒙蒙的一片。
这是雾?还是大家最近谈论最多的霾?又或者是雾霾混合物?
泉州气象台预报员小陈给了个说法,根据当时的天气条件,最终明确这团混沌不清的东西,是雾霾混合物。昨天泉州全市大部分地区都有。
出现了雾霾天气,空气质量也受到了一点影响,昨天发布的泉州空气质量日报显示,市区API指数(空气污染指数)为83,其中洛江区指数89,丰泽区82,鲤城区79。
好在,雾和霾都不太厉害,雾是轻雾,霾是轻度霾,能见度仍在5~10公里的范围内。
关于出现雾霾天气的原因,泉州市环境监测站林站长表示,这是天气原因导致的可吸入颗粒物扩散引起的。
福州
是轻雾,非北方雾霾扩散
昨天,榕城福州到处雾气蒙蒙,空气质量也出现了下滑,福州PM2.5监测点的空气质量数值明显上升,逼近轻度污染的临界值。为此,部分市民惊呼“北方雾霾来了”。
对此,我省气象专家表示,昨日笼罩福州的主要是冷空气来时常会出现的轻雾(不是雾霾,是能见度在1公里以上的轻雾,而不是1公里内的大雾),而非北方雾霾扩散到福州。
昨天凌晨到5时许,福州能见度只有6公里左右,此后,能见度还持续下滑,并长时间维持在2~3公里左右。
昨日中午12时许,福州国家基准气候站仍监测榕城湿度在80%以上,该站叶站长介绍,霾与雾的一个显著区别是湿度,霾的湿度一半都在80%以下,由悬浮微粒组成。
省气象台高级工程师冷典颂说,雾气能否尽快消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冷空气强不强,如果强的话,雾气很快就会被吹走,不强的话,它就会多逗留一会儿。
那么,为何昨日福州晴空万里,今天就雾气四起呢?对此,冷高工解释,昨日一股新的冷空气已抵达福建,但先前抵达的冷空气,会与盘踞在福建的暖气团,形成冷暖交会,导致福建湿度大增,水汽充足,形成了雾,这种雾是福建冬季常见的天气现象。
□普及一下
雾霾天,究竟为何“围城”?
在此前媒体的报道中,我们看到“雾”,也看到“霾”,也有统称这种天气为“雾霾”,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马学款说,这些提法都是天气状况的一种描述方法。但是从气象学角度讲,雾和霾是有本质区别的,雾是由水汽组成,水汽遇冷就结雾,雾本身并不是一种污染。霾由细小的颗粒物组成的,颗粒基本在微米量级,不像雾是在十几或者20个微米的量级。
前些日子我国的冷空气势力有所减弱,大气层比较稳定,受前期降水、地面蒸发等因素的影响,空气中湿度逐渐增大,加上夜间辐射降温的作用,产生了大范围的大雾天气。而在大雾的影响下,污染物往往不易于扩散和稀释,被“裹”在雾中,所以雾出现的时候,霾也随之“现身”。
而霾也是自然天气,每个城市也都不能置身“霾”外。
福州国家基准气候站叶站长分析,北方的霾覆盖范围较大,常常好几个城市并发,福建的霾区域性较强,一般就单个城市;北方的霾常持续好几天,而福建的霾最多持续一天,常常出现个别时段就消散了;北方的霾颜色发黄,污染程度高,福建的霾颜色有些发白,污染程度相对较低。(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记者 张颖珍 陈群 陈青松 戴江海 吴佳弘 吴月芳 谢明飞 蔡镇 金包华 肖春道 文/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