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漳州 > 漳州新闻 > 正文

主多“身份”难定井盖损坏寻主难

2013-01-06 08:11 来源:闽南网 0

井盖  
井盖业主难找,成为困扰市民的问题之一

  闽南网1月6日讯 窨井盖破损、丢失并不少见,然而,由于不同的井盖隶属市政、电力、通信、广电等不同部门,造成群众发现井盖损坏、丢失时,找不到业主单位的窘境。昨日的政协会议上,漳州市民主建国会就提出《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网建设管理的建议》,建议建立地下管网数字化管理平台和信息共享机制,并由城建部门牵头全面普查城市管网,收集相关数据纳入平台信息库。

  漳州的窨井盖有多少?昨日,记者走访漳州市市政工程管理处、电力部门及移动、电信、联通三大通信运营商,仅通信部门在全市的窨井盖就达20000多个,而市政、排污处、电力、广电网络、燃气、自来水、军用光缆及社区的井盖,虽然数量目前尚无法统计,但肯定超过三大通信运营商。

  那么,为何井盖破损或丢失后,业主难寻?走访发现,要么是井盖丢失,要么是井盖破损严重,无法辨认标志,要么就是井盖上根本没有“身份证明”,而由于各家业主单位各自为政,市民发现后,也很难一家家部门反映过去。

  三大通信运营商称,他们的窨井盖及管线由专门的巡线员检查,短则一周一次,长则每月一次,且他们同漳州110有联动,只要有市民反映、投诉,他们基本当天就能赶赴现场解决。然而,市区一名巡警称,该联动机制经常不灵光,他曾接到一起窨井盖丢失的报警,但因为无法辨认业主单位,指挥中心只好一一查询,结果他在原地等了2个多小时才有人来解决,“各业主单位各自为政,难以查询,对于警力也是一种浪费”。

  昨日,市民主建国会提出《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网建设管理的建议》,建议尽快制定地下管网建设管理办法,并建立地下管网数字化管理平台和信息共享机制。由城建部门牵头全面普查城市管网,收集掌握包括窨井盖在内的各类数据,纳入数字化管理平台信息库,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实行精细化管理。另外,还可建立地下管网综合执法队伍,依法处理管网建设中的违法违规行为,设立举报电话,方便市民投诉。

  漳州市人代表、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总工程师刘亚晨也认为,窨井盖虽小,但事关老百姓的出行安危,市政府应该出面牵头,对全市的窨井盖进行一次安全隐患排查,并形成一套有效的管理机制,能及时处理老百姓反映的井盖丢失、损坏问题。

□他山之石

泉州市区井盖24小时修复

  2011年12月2日,泉州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等5部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市区井盖设施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井盖丢失后,权属单位须在接报3小时内完成补缺,最迟应在24小时内修复。市民可以拨打114专线监督和举报。对未及时对井盖设施完成补缺和修复的,依照《通知》精神,处以最高2万元的罚款;造成人员伤亡的,并承担赔偿人身伤亡损失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该《通知》还要求,窨井盖设施权属单位要建立井盖设施巡查制度。巡查人员每日不少于一次对所属井盖设施进行巡查,并对巡查、养护、维修等情况进行登记;井盖设施权属单位将建立井盖设施管理档案,并将井盖设施设置地点、数量及新建、改建、废弃井盖设施等资料,定期报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和市政行政主管部门备案。(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记者 苏禹成 杨清竹 陈青松 戴江海 见习记者 刘志向)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国道319改线进度能否再快些
下一条:“漳”就是要在水上做足文章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