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漳州 > 漳州新闻 > 正文

清代郑氏古宅院亟待保护

2011-04-01 03:24 来源:海峡都市报闽南版 0
昨日,本报报道龙海美山村清代郑氏古宅院亟待保护事件(详见本报昨日A18版)后,漳州数名专家学者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强烈呼吁设法保护好该文物。
□“清代郑氏古宅院亟待保护”追踪
N见习记者 苏禹成

  本报讯 昨日,本报报道龙海美山村清代郑氏古宅院亟待保护事件(详见本报昨日A18版)后,漳州数名专家学者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强烈呼吁设法保护好该文物。

  漳州市文联民艺家协会原副主席、作家郑惠聪先生说,前不久,他陪同华侨回乡谒祖访亲,当时一位台湾游客就说,“看完美山118座古屋后,就觉得外地一些古民居是大巫见小巫”,遗憾的是,每次去郑氏古宅院,几乎都会少一些东西,为此他多方奔走呼吁。

  他表示,如果政府保护经费紧缺,可以考虑先拨出一小部分的钱安排村里老人专职看管,另外,他可以牵头发动一些企业家进行捐资保护。

  漳州师范学院闽台文化研究所所长邓文金教授说,初步了解看,不能直接说古宅院与“海丝”有密切关系,但作为清代华侨建筑的重要文物,至少可以作为外围的实物证据证明漳州与海外的关系。而且古宅规模比较大、保存相对比较完整,颇具研究价值,尤其是其装饰艺术达到很高的程度,具有典型性。

  漳州市图书馆张大伟馆长听说郑氏古宅院被盗窃、破坏后非常愤慨。他说,文物一旦失去完整性,本身就大大失去价值,但目前整个文物交易市场较混乱,经常有人拆去某个构建,然后拿到文物市场进行交易。

  他说,在政府文物保护经费紧张的情况下,百姓应自觉增强文物保护意识,作为郑氏后裔的当地村民,甚至可以考虑先牵头组织抢修。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煤球工人过马路时遇车祸身亡
下一条:广场散步捡到16万购物卡 假的!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