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铺就未来 贫困挡不住求学路
海都网-海峡都市报讯 一家人蜗居在会漏雨的散发霉味的小屋里;生活节俭,三双袜子破了后,缝缝补补穿3年……如此种种逆境,阻挡不住他们的求学渴望,他们渴望从曲折蜿蜒的求学路,走出小山村,让自己怀揣的梦想,成真!
助学学子17
父亲说,陈毅武从没让他们操过心
姓名:蔡丽平(漳浦旧镇镇寨内村)
毕业学校:漳浦一中
高考成绩:631分(理科)
录取院校:华东理工大学
17岁的花季少女,高考考出631分,被华东理工大学录取。进入重点大学读书,一直是她最大的梦想。可如今,高昂的学费让她和家人犯了愁。
这名女孩叫蔡丽平,家住漳浦县旧镇镇寨内村。从寨内村公路旁的狭小村道往里走,十几分钟后,到达蔡丽平的家,这间十几平方米的石板房住着他们一家人。屋内采光极差,还有一股潮湿的霉味。蔡丽平的母亲陈大冇(mǎo)说,为了省钱,他们白天都不开灯,一到下雨天,屋顶还会漏水,台风天更是可怕,屋顶滴水,地板积水。
蔡丽平小个子、脸庞秀气、性格略显腼腆。她说,这七年来,家里只有她、母亲和弟弟三个人。“我现在考上大学,很想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爸爸,可是我们不知道他在哪里”,七年前,弟弟出生后几个月,父亲便外出打工,头一两年还曾寄一两千块钱回家里,后来就再也没有和家里联系过。
父亲出走后,家里的一切全落在母亲陈大冇身上。陈大冇不识字,只能打零工,做一些粗重的体力活,长年累月的劳作,使得今年才40岁的她患上了颈椎病。蔡丽平说,母亲为了让她和弟弟读书,从来舍不得花钱看病吃药。而母亲的那一点微薄收入,远不够一家人的开支,好在几个舅舅经常接济他们。
而陈大冇说,自己不识字吃尽了苦头,女儿会读书,她打从心底高兴,自己再苦再累也要供女儿读书,而女儿也比一般的孩子懂事,从小就知道省吃俭用。“她长这么大从来没穿过一件新衣服,都是穿表姐不能穿的衣服,高中在漳浦一中寄宿,一个星期的伙食费是24元钱,高三时,吃得少,有一次就在课堂上晕倒,医生说别看她脸圆圆的,但营养严重不良”,陈大冇边说边擦眼泪,她觉得,自己亏欠了女儿很多。
看到母亲落泪,蔡丽平的眼眶也湿润了起来。她说,妈妈的辛苦她从小就看在眼里,但是自己却没有办法帮家里减轻负担,很愧疚。“小时候就知道要努力读书,以后才能让妈妈过好日子,但是我现在长大了,还要让妈妈负担那么一大笔学费,我觉得很对不起妈妈。”
陈大冇说,高考一考完,女儿便去到漳浦县城,要打工赚钱,可是因为年纪小,个子小,找工作到处碰壁,折腾了近一个月,无功而返。“回来以后天天哭,说找不到工作,没能帮我减轻负担,很对不起我。”
虽然在漳浦找不到暑期工的工作,但是蔡丽平并没有放弃,她说,等过几天去学校把档案等相关事宜办好,她就要提前去华东理工大学的所在城市——上海找工作,“我想上海是大城市,肯定找得到工作,能多赚一点就帮家里减轻一点负担”。
助学学子18
说起女儿吃的苦,母亲陈大冇心疼不已
姓名:陈毅武(漳浦绥安镇)
毕业学校:漳浦一中
高考成绩:587分(理科)
录取院校:福建农林大学
下梧村位于漳浦县城绥安镇与赤土乡的交界处,离县城中心二十来公里。没有客运班车直达,记者最后搭乘摩的来到陈毅武家。
陈毅武家在一层高的小平房里,装修简陋,家具简单、破旧。而这样的房子,是两三年前才建起来的。陈毅武的父亲陈振春说,那年台风威力大,原来的房子坍塌不能住人,只好去农村信用社贷款了几万元,才把这房子建起来。
见到记者来到家中,陈毅武的父母十分高兴,好客的母亲连忙去邻居家借来一包茶叶。
儿子考上大学,陈振春脸上写着喜与忧,上哪去筹钱给孩子上大学?陈振春说,他们家世代靠种田为生,本来就收入微薄,如果再碰上自然灾害,一整年颗粒无收,“像今年初种的几亩包菜,没人要,价格很低都卖不出去,全都亏本”。
而这个家除了陈毅武,还有一个孩子在上大学,陈毅武的姐姐在漳州天福茶职业技术学院读书,今年暑假外出打工。陈振春说,当时陈毅武姐姐上大学,家里就已经借了两万元,而几年前,陈毅武的母亲陈美华因为过度劳作,导致脚骨头败坏,父亲也是四处借钱给母亲做手术,才保住母亲的一条腿。如今,这个家已是负债累累。
为了帮助家里,高考一结束,陈毅武便在县城一家餐馆打工,端盘子、洗碗……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第一个月赚了500块。虽然只有500元,但陈毅武父母却觉得十分满足。“我这个儿子,读书很自觉,从来没有让我们操过心,还很能干活,以前放假都帮家里种水稻、收水稻。”陈美华说,儿子不但帮家里干农活,还特别懂事、节俭,“高中在学校寄宿,吃得很简单,都舍不得吃肉,袜子穿破了,也舍不得买,自己动手补,三双袜子穿了三年”。
得知记者要来,陈毅武特地请假一天回家,这个消瘦乐观的大男孩,这次选报了福建农林大学,主要是因为在省内读书,离家近,可以节省一些花销。
访问间,陈毅武还不断地请教记者如何过好大学生活,如何在大学中取得更好成绩……言谈中,处处透出对大学的美好憧憬。他说,自己从小的愿望就是当一名科学家,如今,这个愿望依然没有改变,“我一直都对理工类科目感兴趣,如果能成为科学家,就有能力让家里人过上好日子,最重要的是,要对这个社会有贡献”!
陈毅武被自己喜欢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录取了,他说,这是实现他科学家梦的第一步,他还要继续努力,读完硕士再读博士。
——爱心捐款方式——
捐助渠道有两种,现金捐助和转账捐助。
您可以直接到海峡都市报漳州新闻中心捐赠,捐赠电话0596-2050110,地址:漳州市胜利西路劳动大厦10楼,联系人:牛肖培。
您也可以通过银行转账到漳州市困难职工帮扶中心账户(单位:漳州市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开户行:漳州市工行龙江支行 账号:1409020129022041094),或海峡都市报特地为此次活动开通的个人账户(户名:王顺峰 开户行:漳州市工行城西支行 账号:1409901001002764097)
如果,您被这些学子的艰苦拼搏所打动,请伸出您的友爱之手。
我们的目标,是给每位优秀的准大学生筹集5000元助学金。您可以不指定帮扶对象,不限捐资金额多少,由海峡都市报和漳州市总工会、漳州市教育局会集后确定帮扶对象;您也可以自行决定捐助对象,帮扶一位或者多位困难大学生。
两种方式推荐寒门学子
1.登录海都漳州爱心助学站微博(http:///2240410514),通过评论功能自荐,告诉我们你的基本情况;
2.拨打海都漳州通2050110,告诉我们助学学子的情况。(本网记者 陈群 周杨宁 文/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