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漳州 > 漳州新闻 > 正文

芗剧上演 28天连连看

2011-07-20 01:58 来源:海峡都市报闽南版 0

  海都网-海峡都市报讯 昨天(农历六月十九),是西街王爷公的生日。每年的这个时候,市区西街王爷公庙都要热闹好几天,各地的信众纷纷赶来奉祀王爷公,求龟求米求平安,还要答谢大鼓凉伞、“通”等,特别是每年信众答谢的芗剧,总会从月初一直排到月末,让漳州的芗剧迷们大饱眼福。
今年,西街王爷公庙,每晚请不同的芗剧团前来演出,连演28晚的芗剧。

王爷公生日信众答谢28晚芗剧

  西街王爷公庙,全称代天巡狩王爷公庙,始建于明洪武十年(1377年),主祀朱府王爷,配祀池、李、温、康四府王爷,附祀桨宫爷、福德正神。建庙几百年来,香火鼎盛。

  从7月3日(农历六月初三)开始,直到7月30日(农历六月三十),西街王爷公庙将连演28晚的芗剧,每晚请的都是不同的芗剧团来演出。
这些都是由王爷公庙不同的信众们答谢的。芗城区瑞京社区的蒋书记说,王爷公庙的信众很多,每年农历六月十九,佛祖生日,都有很多信众在答谢芗剧。从月初开始,直到月末,整个月都非常热闹。答谢的信众,除了本地的,也有外地过来的,有的答谢一晚,有的答谢两晚,“一些老人还自己凑钱,一百两百的,凑在一起答谢一晚。”

  而除了答谢芗剧外,信众还有答谢“通”、答谢大鼓凉伞的。

82岁老人 义务给信众唱好话

  “王爷公祖,给你添油香,保佑他家丁财两全,阖家平安,各项工作平安顺利,他家的小子好……长大聪明好读诗。”在热闹的信众当中,一名老者非常引人注目。只见他拿着一个扩音器,坐在红色箱子前,信众排队等着往里添油香,每投进一个红包,老人就会唱一段好话,而且声音洪亮。
这位老人叫颜武成,今年已经82岁高龄了。他说,前天和昨天,他一直坐在那边给信众唱好话,这段话估计都念了百遍了。“没办法,熟人一直请我去唱好话。一天下来只能抽个间隙休息四五次。”颜老先生说,自49岁开始,每年王爷公生日,他就在王爷公庙给人唱好话。
当然,做这些,颜老先生都是义务来帮忙的。“王爷公庙是漳州的名声庙,在漳州是出了名的。”

制龟家族 现场制作寿龟

  昨天一整天,前来拜佛的信众络绎不绝。为了方便信众,现场还支起了一个制作寿龟的摊子。

  制作寿龟的是从蓝田来的一家人。他们一人分糯米粿称重,一人捏起红色的糯米粿压扁,粘在一个竹片上,再搓一搓,就成了寿龟的头部,而一人则拿着印模,把白色的糯米粿摊开压实,铺在一块耸起的糯米粿上,就成了寿龟的身子。还有一人则负责沾上寿龟的四只脚、尾巴、眼睛,不一会儿,一只寿龟就做成了。

  62岁的家长刘位南说,17日、18日、19日这三天,他们在王爷公庙就卖出了6000多斤的寿龟。这些寿龟的规格从2斤到200斤不等。“做生意、办工厂,求的龟比较大,庙里还会敲锣打鼓地派车欢送,普通老百姓就买小一点的。”刘位南一家制作寿龟已经20多年了,每逢漳州一些庙宇的节庆,他们都会去现场制作寿龟。有时是庙里出料,他们帮忙加工,有时也制作一些小的,卖给信众。(本网记者 黄颖 白志强 文/图)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临江百年古庙 瀛洲亭放生小动物
下一条:助学学子9:做妹妹的榜样,还要供她读书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