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研究室编新书 拟送毛泽东率领红军攻克漳州纪念馆
海都网—海峡都市报讯 7月1日党的生日前,漳州市委党史研究室编了《红楼丰碑》、《记述漳州》、《旌旗在望》等八本新书,准备送给毛泽东率领红军攻克漳州纪念馆,在更多的市民尤其是青少年中普及漳州地区的革命史和党史。
7月1日当天,毛主席率领红军攻克漳州纪念馆已培土奠基(详见本报7月2日报道)。漳州市委党史研究室曾一石副主任表示,党史研究室正准备送出新编的新书,尤其是将送出大批的《红楼丰碑》给毛泽东率领红军攻克漳州纪念馆。
记者了解到,《红楼丰碑》一书,详细讲述了毛主席攻克漳州的革命历史、驻漳期间发生的史实。
曾副主任认为,“其他的新书也各有千秋”,其中,《大事纪》记录的是新中国成立后到去年为止,发生在漳州地区,共产党领导的大事件;《记述漳州》是老同志对1949年的往事回首;《旌旗在望》是关于党成立以来的回顾,是一本简明普及读本。
其他的书籍中,有关于当今漳州执政经验的总结,还有党史、党校理论工作人就理论问题、党史、党建各种理论总结和解读等。
□相关链接
《红楼丰碑》内容快读
1932年,毛泽东带着东路军向福建闽西、闽北发展,并指出,红军攻打漳州旨在消灭国民党官兵张贞领导的四十九师。
4月3日,龙岩一战打响了东征漳州的第一仗,国民党军四十九师一四五旅旅长杨逢年匆忙逃往漳州。
19日,天宝大山之战打响,红军全线突破敌军防线,最后,杨逢年割须去袍,泅水而逃,师长张贞败回漳州城内,带残部向诏安溃逃,之后,毛泽东进驻漳州城。
身骑白马、身穿大褂、头戴凉盔帽,毛泽东进驻了漳州,并住到寻源中学(当时的教会学校)的校长楼,在此楼运筹帷幄38天后,完成入漳的全部任务,撤出漳州,回师中央苏区。
毛泽东攻克漳州的事迹及居住在红楼的点滴,都记录在这本《红楼丰碑》里。(本网记者 方锦燕)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