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发展漳州芗剧 中山公园将建芗剧演出戏台

中山公园南门东面空地,常有戏迷在此唱戏
海都网—海峡都市报讯 漳州芗剧与台湾歌仔戏同根同源,是全国360多个戏种中唯一横跨海峡的戏剧。昨日记者获悉,为保护、传承、发展好漳州芗剧,经漳州市文化与出版局与市建设局磋商,将在中山公园内建芗剧演出戏台,戏台选址初步意向为中山公园南门边靠近东面处。
昨天在公园内的西桥老年活动中心附近,陈老伯告诉记者,平时许多芗剧迷都聚集在这里唱戏、听戏,“有些老人原来就是唱芗剧的,退休没事,常来练练嗓子”,一般大家就坐在凉亭或者石凳上表演,而听众只能站着或者坐在附近的草地上,“很多年了,一直都这样”。
当听到政府准备在此处建戏台的消息时,陈老伯说,这是个好消息,中山公园南门与芳华路老街毗邻,在这里建个戏台演出芗剧,与古街很匹配。
据悉,今年两会期间,漳州市政协委员林桂花就提出了《关于扩大漳台民间戏剧交流,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建议》提案,指出在中山公园建设戏台,开展公益性演出活动,对漳州芗剧的保护和传承及培养和扩大听众都有很好的作用。
记者从漳州市文化与出版局对提案办理情况答复中获悉,市文化与出版局接到该项提案后,与市建设局进行磋商,6月17日,市文化与出版局与建设局、园林管理处及市政协提案委相关人员在中山公园内选址,经磋商,初步意向在中山公园南门边靠近东面处建设一座小型舞台。
目前,市文化与出版局已请人设计舞台方案,设计的舞台方案将与历史文化街区融成一体,体现漳州特色的人文。由于经费紧张,市文化与出版局还将向市财政局提交公益性演出经费补贴申请。
□相关链接
芗剧是用闽南语演唱的地方剧种,主要流行于福建省九龙江下游漳州平原的芗江流域,又名歌仔戏,为福建省五大剧种之一,曲调优美,长于抒情,音乐极具特色,民歌色彩浓郁,说唱特点明显,尤其是“哭调”的丰富动用,有极强的感染力,极富闽南乡土特色。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网记者 苏禹成 文/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