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漳州 > 漳州新闻 > 正文

全村老少多习武 武林大赛摘金

2011-06-21 02:41 来源:海峡都市报闽南版 0


一对李公拐,郑艺斌表演得“韵味”十足

  海都网—海峡都市报讯 关公的青龙大刀,铁拐李的李公拐,还有赵子龙的梅花枪,甚至是锄禾用的锄头,在龙海颜厝镇路边村浦园下社村民手里,摇身一变成了练武的武器。这个村落里武风盛行,全村上至80岁的老者,下至七八岁的孩童,大部分都曾习过武。

  这不,6月11日至16日,浦园下社的9名武者在第三届海峡论坛全国武林大赛中,取得了6金、8银、5铜的好成绩。

  这一次的比赛,浦园下社的武者们主要是以自村沿袭的武术派系,南拳中的太祖拳为参赛项目,其中又分为以器械的两人对练、个人的耍器械以及个人的空拳展示。

  前晚,在浦园下社的武馆里,兵器有十几种,七八名武者和60岁的师父游友西,以及这次比赛的领队吴清港聊起参赛的感触,两个多月的艰苦训练,终于换来了好成绩,队员们很是兴奋,也颇感自豪。三脚叉、虎尾金枪……队友郑志祥向我们介绍武器时,武者跃跃欲试,开始亮出比赛中的武技。

  21岁的郑灿彬手拿长棍,和手拿李公拐的21岁小伙子郑艺斌“狭路相逢”了,只见一手各拿一拐的郑艺斌,先行进攻,将手中的拐挥向了双手持棍的郑灿彬,郑灿彬一点也不示弱,一挥长棍,挡住了来势凶猛的拐,并采取再次甩棍的方式发起进攻。而站在一旁的教练,60岁的游友西,在一边指划示范动作,一边教队友做好每个动作。听闻,原来这套动作是六金中的其中一金,分数遥遥领先于第二名。

  以李公拐当兵器的21岁的小伙子郑艺斌,是这次参赛的9人中,获得奖项最多的选手(获得了2金1银),除了参加器械对练比赛外,另外的一金比赛项目为单人器械三股叉,一银的项目为个人空拳。郑艺斌告诉我们,他最喜欢的兵器就是三股叉了,因为这个兵器,是他最开始时就耍的,那时上一年级,只有7岁,小小的个子要拿起这么重的叉子着实不易,郑艺斌回忆,当时自己有好多师父,有的是村里20几岁的小伙子,有的是三四十岁的壮年,就像自己现在也会教教村里的小孩子一样,浦园下社的习武风气都是大孩子教小孩子,学武气氛浓烈和谐。

  吴清港说,浦园下社向来就有全村习武的风气。如果有人走着走着,突然觉得哪个动作忘记了,直接在村道上比划,打套拳,也不会有人觉得奇怪。浦园下社的武艺均是由芗城区市尾社的师傅传授,一直延续到今天。(本网记者 郑娟娟 实习生 戴江海 文/图)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漳州中考首日秩序井然 作文题难易师生呈现对立面
下一条:24年相濡以沫真情不易 112天悉心呵护癌患爱妻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