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烧站垃圾占道 影响村民出行
闽南网9月2日讯 垃圾焚烧站建在村道旁,垃圾直接堆在村道上,夏季蚊蝇密布,雨天里泥水混着垃圾,把整段路都淹没了,让过往的村民无处落脚。近日,漳州市芗城区浦南镇土楼村的村民纷纷拨打海都漳州通2050110反映该问题。
浦南镇镇政府一工作人员回应,因城镇垃圾猛增,现存焚烧站面积过小,才导致上述问题,目前已在着手扩大焚烧站面积。
村民:垃圾占道,雨天无处走
这个垃圾焚烧站,在通往土楼村的村道上。3个焚烧炉只有其中1个在正常工作,地面堆满了还未分拣的垃圾,一旁的村道被垃圾占据了三分之一的路面,剩余的宽度仅够一辆车勉强通行。这些垃圾中,有已经腐烂的牲畜尸体、废弃电池、土头垃圾和生活垃圾等,上面飞满了苍蝇,路过的村民无不掩鼻快步离开。
“刚开始有3个人在看管,那时候还有清理路边,现在就只剩一个人,上午来添一下火就走了。”住在附近的一老人说,他常来这个焚烧站捡垃圾。
土楼村的村民林先生说,他经常骑摩托车路过这条路,因为恶臭难闻,每次都尽量加速离开,有几次因为着急离开没仔细看路,车胎还被垃圾中的玻璃碴扎破。“下雨天更不得了,垃圾被水冲到路,我们骑车还可以过,走路时脚根本不知道踩哪里好。”
部门:已着手扩大焚烧站面积
据悉,该垃圾焚烧站建于2010年,从浦南镇各个村落运输来的垃圾,都堆放在此进行处理。
8月31日,浦南镇镇政府一位不愿透露姓名,但自称分管卫生的工作人员回应:“其实今年5月,已有村民反映过这个问题,当时我们调查确认了情况,并马上做出解决方案。”他说,经过调查了解,近年来,镇里的生活垃圾量猛增,原先征地时没有料想到这么庞大的垃圾量,所以选的地方面积偏小。“我们每3天清扫一次,但大量的垃圾还是无处堆放。”
“而且这块地,一面是村道,另一面是个巨大的深坑,不能再征地。所以镇里打算填埋一部分深坑,扩大焚烧站的面积。”该工作人员称,深坑的底部都是松软的泥土,专家建议填埋时采用一种名为“石灰头”的特殊材料,能够充分贴合底部土壤而又不使其下沉。“这种材料很难找,填埋工程迟迟未动工也是由于买不到填埋的原材料。直到上个星期,才联系到一家工厂,我们已抓紧着手处理了。”
8月31日下午,记者重返柳坑垃圾焚烧站,村道上的垃圾被清空,焚烧炉周围的垃圾也被清扫干净,只有靠近深坑的外围还留有部分垃圾。(海峡都市报闽南网记者 张颖珍 戴江海)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