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漳州 > 漳州新闻 > 正文

孤儿不孤 抓紧幸福结婚了

2012-08-30 07:21 来源:闽南网 1
10月1日,国庆日。漳州市社会福利院“家”有喜事——将特地为阿彦办一场简朴而又不乏温馨的婚礼。

        闽南网8月30日讯 穿上圣洁的婚纱,与痴心爱人手牵手,在福利院“娘家人”的见证与祝福声中,缓缓步入婚姻殿堂……

  和很多女孩一样,阿彦(化名)也渴望做一个美丽新娘。她曾经的梦想,很快就要成真了。

  8月28日,农历七月十二,这个22岁的女孩,抓紧了幸福,和男友阿科(化名)领证,“婚”了。

  说到这,属于他们的甜蜜与美好并未戛然而止。

  10月1日,国庆日。漳州市社会福利院“家”有喜事——将特地为阿彦办一场简朴而又不乏温馨的婚礼。

  自这个温暖的大家庭创建23年来,阿彦的婚礼算是“家”里的头一场。

  因“兔唇儿”遭弃,民政部门给她“第二次”生命

        阿彦,谈笑时,清秀面容间,更多了浓浓蜜意。

  她的名字,是最初的抚养人陈阿婆取的。

  因为天生是个“兔唇儿”,出生后不久,阿彦就被遗弃在路边,后来被送到漳州市民政局。可以说,她的“第二次”生命,也由此开始。

  起初,市民政局委托附近居民陈阿婆抚养阿彦。1996年,市社会福利院条件改善后,工作人员将阿彦接到福利院抚养。

  再后来,阿彦的生活有了一些明显的改变:福利院工作人员为她做了唇腭裂修补手术,还供她上小学、初中、中专。

  2009年,阿彦中专毕业,有了一份工作,更知道了感恩。

  “从毕业开始,我一直在厦门一家茶叶公司做网络销售。是福利院抚养了我,培养了我,才有了我的今天。”

  网络结姻缘,他们同年同月同日生

        说起与丈夫的相识、相知、相爱,阿彦觉得网络这位“红娘”功不可没。

  因为先前的兔唇,阿彦说话吐字有些不清晰,少了自信,对于恋爱,也暂时搁浅了。

  2008年的夏天,阿彦在网上认识了阿科,两人很投缘。更巧的是,还是同年同月同日生。两人惊讶之余,更多的是惺惺相惜。

  也许,这就是上天注定的缘分。三个月后,情投意合的他们开始正式交往。

  阿科从没有介意阿彦的身份,相反,给她更多的是疼爱和包容。

  前年,阿彦第一次到阿科的老家龙岩。“准公婆”见到未来儿媳,很快就接纳了。

  “虽然男友出身于普通家庭,但他们一家人一直都对我很好,我很幸运。”给爱情做一次总结,来个崭新的开始吧,去年底,这对恋人有了成家的打算。

       “娘家”23年第一婚,要办得简朴温馨

        用一个特殊的日子,纪念一段美好的爱情,阿彦没少花心思。

  原本,她想在8月25日自己生日这天,去登记结婚,可当天是周六,民政部门休息,只好再择日。

  不过,这并没有挡住这对恋人渴望幸福的脚步。

  幸福来了。前天,阿彦和阿科到芗城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登记结婚。

  阿彦说,为了报答漳州市社会福利院的养育之恩,她决定10月1日在漳州举行第一场婚礼,“我从小在福利院长大,福利院就是我的家,我一定要在娘家人的见证与祝福声中,步入婚姻殿堂”。

  “阿彦很懂事,工作以后还常回福利院看我们。”漳州市社会福利院院长谢俊波说,虽然他接管福利院才三年,但阿彦去厦门工作这三年来,平时经常与他和儿童部主任张武芳通电话,这三年的每个春节,她都回到福利院,和其他孤儿一起过年。

  “在我们眼里,福利院孤儿都是我们的孩子。”谢俊波说,他们打算在市区找一家酒店,为阿彦举行一场简朴而又不乏温馨的婚礼,到时候,将邀请部分曾经抚养阿彦的福利院工作人员和阿彦的朋友,在10月1日那天,一同见证她步入幸福。(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记者 林深圳 通讯员 吴志荣)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小心信用卡"克隆" 漳州警方发布用卡提醒
下一条:漳州迎宾大道 绿化树倒下树枝挡店面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