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漳州 > 漳州新闻 > 正文

厦漳跨海大桥横贯 厦门湾天堑变通途

2012-07-06 07:27 来源:闽南网 0

  
跨海大桥的配套路网也在完善中

  
厦漳跨海大桥,犹如一条巨龙横亘在厦门湾上

  闽南网7月6日讯 北汊主桥是厦漳跨海大桥最重要的主体工程,它的合龙,意味着厦漳跨海大桥全线合龙,通车指日可待。

  在“同城化”的战略部署中,厦漳跨海大桥担负着整合厦门湾港口资源、带动沿线经济发展、方便厦漳来往的重要任务。大桥起于厦门海沧青兴路,止于漳州龙海市后宅处,连接厦门湾南北岸,全长12.71公里。

  专家认为,大桥将南北两岸路网连成整体,必将形成新的经济繁荣带。

漳州开发区:渐成特区副中心

  地处厦门湾南岸的招商局漳州开发区,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它距离厦门仅3.5海里,海港资源丰富,自然风景优美。自从1992年开始,20年来,曾经荒凉偏僻的厦门湾南岸,如今已基本建成一个以港航物流业为龙头,以临港工业为主体的工业开发区,是福建最大的板材加工基地、门类最多的交通设备制造基地、长江以南最大的木材进口集散地。

  “我们要珍惜和用好建成的工业产业基础,同时又必须转向城市综合开发,把开发区建成厦门湾南岸宜居宜业的生态滨海新城。”在今年年初的漳州开发区开春年会上,招商局集团副总裁、漳州开发区管委会主任胡政语气坚定。

  厦漳大桥建成后,从海沧到招商局漳州开发区只需30分钟左右。“30分钟的车程,其实就相当于在同一个城市!”招商局漳州开发区有关领导笑着说。

  今后,借助厦漳大桥的通车,将大大拉近漳州开发区与厦门特区的距离,特别是现在漳州开发区正在兴建的中国唯一人工岛——双鱼岛,一个以休闲娱乐为主的乐园,其主要目标群就是锁定厦门市民。可以说,随着两地距离的越来越近,漳州开发区已渐渐成为厦门特区的副城市中心。

海门岛:孤岛不再孤,商机渐现

  海门岛位于龙海浮宫,雄镇九龙江出海口,犹如镶嵌在九龙江口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全岛呈梭子形。

  历史上,海门岛原是3个紧挨着的岛屿,上世纪70年代,通过人工围垦连在一起。海门岛面积3.8平方公里,是厦门鼓浪屿的两倍。进出海门岛,船只仍是唯一的交通工具。交通的不便,使海门岛没有了城市的繁华与浮躁,却保留了桃花源般原始的田园风光。现海门岛上共有两个行政村:海山村和海平村,总人口约6200人,村民以打鱼为主、养殖和种植为辅。渔樵耕读,民风纯朴。

  “以前村民都是靠渡船出入海岛。”海山村村委会主任张丁裕说,哪怕有钱也无法买汽车使用。

  长期以来,它更像是一个孤岛,一个鲜有外人来到的孤岛,直到前几年开始热议研讨开建厦漳大桥,而且大桥将穿过海门岛后,这个曾与厦门、金门齐名的“海门”,才更多地为世人所知。

  老谢是海平村人,今年已逾五旬,他打了一辈子的鱼,最后盖了一幢三层楼的小洋房,过起了幸福的小康生活。

  “那是在2007年时,刚好有一伙厦门的朋友来访,我以原汁原味的海鲜款待他们,没想到客人赞不绝口,笑称可以开个家庭式海鲜馆。”老谢说,客人的话,让他动了心。便以自己的楼房为依托,做起“渔家乐”。没想到,海门岛原本几乎为零的游客数,一夜间暴涨,每周都有100多人上岛,餐厅桌桌爆满。厦漳大桥开通在即,很多村民看到了这其中的商机。

  厦漳大桥在海门岛上共征了300亩地,除其中一部分为过境桥面外,大部分是用于建设一座主线包括收费等功能的服务站。可以想象,未来的海门,将开始告别恬静。据说,为了迎接全新的陆路交通,海门岛上不少年轻渔民开始忙着考驾照,只等大桥一通,便买车开回家。

【专家观点】

南太武滨海新区

将形成新的繁荣带

清华大学华商研究中心研究院方志坚博士:

  相对于泉州,厦漳的经济融合度更高,互补性更强,一体化更快。两地地域近,港口更是完全融合,此外在产业上,厦门着重第三产业,漳州着重第一、第二产业,漳州是厦门产业转移的重要腹地,尤其是制造业生产基地和农产品种植加工基地等。

  厦门正在加快形成闽南金三角的经济、交通、信息、科教和文化中心,区域辐射能力显著增强,而漳州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腹地,因此两地的同城化有利于壮大闽南金三角的经济实力,以及两地的资源整合等。

  在他看来,推动厦漳同城化发展战略,交通系统建设一体化要摆在第一位。建立厦漳半小时交通无缝衔接的通勤圈,依托厦门、漳州的高速公路枢纽、铁路枢纽和厦门新国际机场和漳州军民两用机场建设一体化的客货运输体系,建立起城市之间的海陆空通勤体系。在交通系统建设一体化逐步实现后,就可以逐步实现产业经济一体化、区域市场一体化等。

  因此厦漳跨海大桥建成通车后无疑意义重大,从小处看,将厦门湾南北岸路网连成整体,南太武滨海新区将形成新的经济繁荣带;从大处看,这是厦漳交通系统建设一体化的重要一环,带动的效益不可小觑。

南溪湾:同城化桥头堡再次被盘活

  在龙海,部分区域升格为开发区,部分区域又即将划入新区建设,于是龙海便将未来的眼光瞄准了厦漳大桥南岸的龙海境内一线——浮宫、东园等周边乡镇。由于这几个乡镇就处于九龙江下游的另一支流南溪畔,所以被称为南溪湾。

  “厦漳大桥的建设,对于浮宫镇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浮宫镇政府相关负责人谈及今日大桥的合龙时十分兴奋。厦漳跨海大桥的建成将担负起整合厦门湾港口资源、带动沿线经济发展、便捷厦漳来往的重要任务。更重要的是,它使龙海对厦门的交通更加便捷,将以往需要迂回2小时以上的路程缩短至20分钟以内,大幅度改善龙海的投资环境,“盘活”涉及浮宫、白水、东园三个镇的南溪湾新城。

  南溪湾经济开发区作为龙海市“东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加速融入厦漳同城化进程,是龙海对接厦门的桥头堡。南溪湾新城总规划面积约70平方公里,有工业用地15平方公里。自2011年11月开始筹建以来,已对接洽谈项目68个,已签约8个,总投资54.64亿元。

  其实,早在2006年,原漳州港的石码、后石、招银三大港区纳入厦门港一体化管理,大幅扭转了过去厦门、漳州港各自为政、无序竞争的局面。“一体化后,厦门市政府及时进行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建设,货物吞吐量也由一体化前的476万吨增加到前年712.3万吨。”厦门港石码港区管理站站长陈群芳介绍,招银港区则享受厦门港区税费、补贴、口岸通关等各项优惠政策,目前有20多条集装箱航线覆盖国内外,货物吞吐量逐年递增,已逐步成为厦门港八大港区中最具发展潜力的港区之一。(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记者 萧镇平 杨清竹 苏禹成 通讯员 郑智敏 薛志旺 文/图)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迎国家卫生城市复审 漳每村建保洁队伍
下一条:漳州防洪闸旧桥头 隐没历史的故事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