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打隧道" 搞定漳州打工小伙恐食症
2012-06-29 08:38 来源:海峡导报
0
面对美食,他不仅不动心,还会有种说不出的恐惧,即使勉强吃下,用不了多久食物也会自动反流出来。由于无法查明病因,他一度还被扣上不听父母话的“坏名声”。
近日,这位在漳州打工的小伙子,终于被确诊患上了一种极少见的怪病——— 贲门失弛缓症,其发病几率为十万分之一。而昨天他的怪病也被治愈,康复出院。
21岁的小覃来自贵州,今年6月中旬,单位组织员工体检。无意中,小覃向医生提及自己经常会出现食物反流的情况。经检查,小覃才得知自己10多年来的“不良习惯”,居然是一种比较少见的怪病。
小覃说,他在上小学时吃饭就有些困难,边吃饭边喝水才能将食物勉强吞咽下去。后来症状越来越明显,有时食物刚吃下去就想吐,睡觉的时候食物还会自动从嘴巴、鼻孔里流出来。父母带着他四处求医,可医生都说这是不良的饮食习惯引起的,没什么大碍。父母就让小覃吃饭时改掉喝水的“不良习惯”,可这样,小覃根本就吃不下东西。
据解放军第175医院消化内分泌科的张鸣青医生介绍,小覃的贲门失弛缓症,是一种食管神经肌肉病变所致的食管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其病因及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免疫、神经、精神、炎症、病毒感染、遗传等有关。
“这类患者吃饭时食物大都累积在食管内,所以他们的食管容积是正常人的好几倍。以小覃为例,他的食管相当于我们的三四倍。”张鸣青说。
于是,医务人员采用俗称为“打隧道”的手术为小覃治病——— 先在食管黏膜上“开窗”,再沿着食管黏膜下层“挖隧道”切开食管周围肌肉。手术当天,小覃就可下床活动,第2天即可进食。(记者 苏演卿 通讯员黎斌)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