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漳州 > 漳州新闻 > 正文

不留名好心人资助56岁单身汉庄溪河

2012-05-30 07:36 来源:闽南网 0
前天,有一位不留名的好心人说,想和几个朋友到庄溪河家中探望,他想先去庄溪河所在的庙里看一下他,然后考虑长期资助庄溪河。

  闽南网5月30日讯 “我想帮助庄溪河(即本报报道的第23个帮扶家庭),请问怎么联系他?”前晚,一不留名的好心人,拨打海都热线通968111,想和几个朋友到庄溪河家中探望。

  “我也是从事佛教工作,看到他的情况,在我们能力范围内,想每个月资助他。”这位好心人说,他想先去庄溪河所在的庙里看一下他,然后考虑长期资助庄溪河。

  今天,来自龙文区和龙海两户普通家庭,也同样让人动容。

  龙文步文镇莲池尾77岁的林文芳,无儿无女,靠着低保勉强度日,因为肺功能不好,他就希望有人能陪着,一起去医院看病。

  龙海九湖镇庵兜村的陈建光,有先天性小儿麻痹症,无法站立,只能爬行。26岁的他,和母亲15年年之久,把10平米不到的家,安在的荔枝林下。

  帮扶家庭26 双腿残疾陈建光

  15年光景的相依为命:和母亲蜗居荔枝林下

2
母亲白天出门捡废品,只剩陈建光一人在家

  陈建光患有先天性小儿麻痹症,双腿无法站立。26岁了,他还从未走出过自己住的龙海九湖庵兜村。

  父亲15年前去世了。而56岁的母亲陈美顺,生活没有任何来源,每个月除了243元的低保金外,只能靠四处捡废品维持家用。

  陈建光的家,就建在村里的荔枝林下,不到10平方米的砖瓦房。每天活动的范围,仅仅局限在家门口和门外的荔枝林。

  昨天中午,母亲出外捡废品了,他一个人就躺在门口荔枝林下的一张小席子上睡觉。

  每天的生活轨迹几乎一样,陈建光在屋子里待腻了,就缓慢地爬到外面看看,家门口就是荔枝林,母亲陈美顺为在树下为他铺了张简易的席子,席子边是一堆母亲捡来的垃圾,苍蝇蚊子“嗡嗡”响。

  家里的房子,还是堂哥陈先生为他们建的。住在同村的堂哥陈先生赶来,陈建光远远地就冲他笑,高兴地打招呼,堂哥是他最信任,最能依靠的人了。

  “亲戚如果不帮助他们,根本就难以维持生计了。”陈先生说,陈美顺中午经常没回家,陈先生就给建光送饭。每个月,还给他家送来一袋米。陈美顺智商偏低,平时也无力照顾儿子,堂哥陈先生心疼陈建光,每天都要来看看他需不需要帮助,过得怎么样了,还陪他聊天。

  陈建光说,“堂哥对我最好了”。陈建光还有个19岁的妹妹,妹妹成绩很好,现在在漳州第一职业中专学校读教师专业。妹妹陈丽平每年1800多元的学费,是陈先生负担的。每周,他还给陈丽平100元生活费。家里的房子太小,陈丽平一个星期才回一趟家。

  “我想让妹妹当老师。”听到堂哥提到妹妹,陈建光也很兴奋,挥着手不停地笑。堂哥陈先生是做建材生意的,为了堂妹的学费和生活费,时常工作到很晚,“就想多赚点钱,让她读完书,有份好工作,这个家才会有希望啊”。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芗城北斗工业园一出租房内 独居孕妇莫名死在租房
下一条:漳州市区惊现马路书房 好学妹“笼车”里学习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