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靖五更寮土高炉群 特别年代的特别记忆
一些土高炉的底座破损严重
遗址旁散落着铁渣
土高炉基部圆径1.8米,高约5米,看起来颇有气势
核心提示
提起南靖田螺坑土楼群,众所周知,它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是在从书洋镇前往田螺坑的路上,有一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五更寮土高炉群,却鲜有人知道。它们,是大跃进时期大炼钢铁的特殊见证物。
目前,书洋镇政府正为其申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书洋镇政府拟规划建设总投资5000万元的五更寮大跃进炼钢炉遗址观光园,对遗址进行保护开发。
探访遗址
红砖铸就掩映在果园中
昨日中午,在书洋镇政府宣传干事黄海彬的带领下,采访车从书洋镇出发,沿着书芦线(书洋到芦溪)往田螺坑土楼方向行驶。据介绍,土高炉群就在往田螺坑的必经之路上,距书洋镇8公里,距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田螺坑土楼群仅5公里,恰好位于书洋海拔最高的一个自然村五更寮处,海拔851米。
采访车大约行驶了8公里,在路边一栋旧房子前停下,此处原是五更寮养路班的所在地。黄海彬带着我们穿到路对面,沿着果园的一条小路下到山的东麓,沿路可见散落在果园里的铁矿石及废铁渣。在果园旁的一片平地中,土高炉群映入我们的眼帘。
8座红砖砌就的圆柱形土高炉,高约5米,由南向北一字排开,颇有气势。高炉上凹凸不平的砖块,映出曾经的沧桑。
土高炉由块石筑基,炉基部位圆径1.8米左右,炉身全部用红砖浆砌而成,底部东侧设有投柴口、出铁口,西侧设有进风口。高炉内壁,有的还留着厚厚的一层残存的焦壁层。因垦荒种植等人为因素,及长期的风吹雨打,8座土高炉均有不同程度损坏。部分炉顶塌陷,杂草丛生,有的则倾斜开裂。
土高炉群周围20亩地,都被划入保护圈,立有石碑为界。
据介绍,在大跃进“大炼钢铁”时,此处原有土高炉三排24座,现在仅存这一排。
村民讲述
村民大炼钢荒废了土地
昨日,记者来到土高炉所在的行政村上田村,在村委会附近,一群正在闲谈的老阿婆听到我们在探听土高炉的事,异常兴奋地谈起那时的情形。
82岁的张棉柔(音)回忆,那里是五更寮炼铁厂的旧址,原来就建有土高炉,1958年她28岁时,全村上下都在炼钢铁,包括乡办、大队办、小队办都在建高炉,五更寮铁厂也扩建了,连上田村的祖祠旁,都建了高炉炼铁。高炉日夜轰鸣,附近的林木都被砍来当柴烧,山头都光秃秃的。
炼铁时,有人专门从山里运矿石,矿石运来后,有专人拿着锤头把石头一个个敲碎,再由人运到高炉顶上倒下去。高炉下面则有专人在鼓风、看火。铁水从炉里流出来后,流到旁边一个槽里,凝固成一个个四四方方的铁块,再运走。还有好几个食堂专门做饭给这些人吃。
78岁的陈阿婆说,他过世的老伴当时就是负责开矿的。以前有个废弃的铁矿,1958年大炼钢铁时,村里就叫他老伴重新找这个矿口,一路牵电灯进去。铁矿被挖得就像潭一样,里面积满了水。如今这矿洞已经被竹林覆盖。
村民说,当时为了炼钢铁,土地都荒废了。炼铁的铁渣就地堆放着。直到上世纪80年代,有人重新去开荒,慢慢种上芦柑、柚子、茶树等。
史料记载
五更寮土高炉群只生产了2年
记者查阅了南靖县档案馆保存的当时县委下发的文件,资料显示,五更寮炼铁厂厂址对面的洋镐尖山有丰富的铁矿石,1958年前,五更寮铁厂就建有数座土高炉,利用采来的铁矿石进行炼铁,铸造民用鼎。1958年大炼钢运动中,当时的南靖县委下指标“全县15天内建250个炼钢炉”,五更寮铁厂迅速扩建,土高炉增至24座,分三列排布,每列8座,可谓高炉林立,生产热火朝天。
1958年10月,全国形成全民大炼钢铁的高潮。从一份1958年10月6日制定的南靖县钢铁生产任务分配表中看到,当时分给五更寮炼铁厂的任务是,“建炉数30个,其中备用炉5个,日产铁8吨,月产铁240吨”。
炼钢的燃料主要是木柴、木炭。为解决燃料问题,县委还批示,“各铁厂周围地区所有树木都可以烧炭,必须打破乡社界观念……不得霸占山区,应为钢铁生产需要。”
从任务分配表中,当时南靖县内共有16个炼铁厂,全县月产铁3900吨。
1959年上半年,县委一份文件指出,五更寮炼铁厂生产够不上要求,技术不合格,炼出许多废铁,且地点交通不方便,造成成本过高,一年亏损很多。决定五更寮炼铁厂在1960年4月停产,在书洋镇下田村另建炼铁厂。
此后,五更寮的土高炉大部分被拆,部分土高炉炉砖等材料转移新办厂使用,幸存的8座土高炉保留至今。
开发保护
规划投5000万元建炼钢炉观光园
2006年,五更寮土高炉群被发现后,被列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由南靖县文体局对周边环境进行了简单的整治,当地文化协管员进行日常管理。2009年,五更寮土高炉群被列入福建省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目前,正在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据书洋镇文化站站长庄文国介绍,五更寮土高炉群是大跃进时期我国土法炼钢运动的特殊见证物。从目前全国文物普查中调查发现的同类型文物看,五更寮土高炉群是偏远山区发现的保存数量最多、最为集中的一处近现代工业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在全国范围内,类似五更寮土高炉群的遗址数量稀少,是富有特色的近现代重要史迹与代表性建筑。
据了解,书洋镇政府拟规划建设总投资5000万元的五更寮大跃进炼钢炉遗址观光园,对遗址进行保护、开发。(本网记者 黄颖 通讯员 黄海彬 文/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