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漳州 > 南靖 > 南靖新闻 > 正文

南靖方形老炮楼保存完好 曾是共产党游击队联络点

2014-05-19 08:28 来源:海峡导报 0

南靖方形老炮楼保存完好

  在漳州市南靖县革命老区村的靖城镇径里村,有一座上个世纪30年代建设、仍保存完好的四方形炮楼,这座炮楼有瞭望窗、枪孔、射击孔,还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游击队联络点。

  这座楼位于径里村金美山社,为砖木结构,楼长、宽均为4.6米,高约8米,共3层。大门上方为弧形构筑,重阳木制作双扇门上的黑字对联已经褪色,字迹模糊。走进大门,左右门边各设置1个射击孔;从第一层左边走上11阶木梯,第二层前墙设置2个瞭望窗和2个枪孔,后墙设置1个瞭望窗和2个枪孔,左墙只设置1个瞭望窗,右墙设置1个瞭望窗和2个枪孔;再走上木梯来到第三层,4面墙各设置1个瞭望窗,前后墙各设置2个枪孔,左右墙各设置3个枪孔。

  村民徐艺伟介绍,这座炮楼建于上世纪30年代。当时,土匪猖獗,金美山社仅7户,村民饱受抢劫之苦,筹资筹劳建设了这座楼。7户人家晚上全部居住楼内,且轮流值班用土枪、土炮防御土匪抢劫。“后来,这座楼成为中国工农红军进村宣传中国共产党政策的站岗放哨点”,徐艺伟说,新中国成立之前,这座楼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游击队联络点,开展游击战争直至新中国成立。

  另一村民刘榜文说,新中国成立后,这座炮楼碉堡被作为小队仓库。农村体制改革后,他向小队长期租用,作为家庭仓库并负责管理。刚租用的时候,大门对联隐隐约约可见为“兵有余间且读书 勤而不足再加俭”,墙壁保存完好的2个木板,应该是吊挂枪支用具的。

  导报记者了解到,这座炮楼碉堡历史情况,南靖文史资料没有记载。但是,村民们觉得很有纪念意义,此前核定南靖县革命老区村的时候,这座炮楼作为“硬件”之一,起到了一定作用。 (海峡导报通讯员 徐东升 记者 林晓琪 文/图)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龙喝水”迎端午仪式 在南靖新“屈原公庙”举行
下一条:南靖碧侯村嫁接台湾青枣 千亩枣田新芽已初放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