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漳州 > 漳州旅游 > 正文

漳浦滨海黄金旅游发展带: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2014-06-10 09:22 来源:闽南日报 0

2013年12月28日,厦深铁路开通,开启动车旅游新时代。本报记者 林忠 摄


今年五一期间,游客在漳浦翡翠湾观赏沙雕作品。 张文艺 摄

  漳州,滨海之州。

  全市715公里海岸线拥有的不只是蔚蓝的海水,还有一条从龙海起始,贯穿漳浦的“蓝绿红”三色黄金旅游发展带。

  旅游带内,有纯粹的地质景观,有散发浓郁人文气息的美食和建筑等历史古迹,有两者兼具的综合旅游体,更有因工业规划发展带来的工业旅游新趋势。

  依偎大海,蓝色旅游方兴未艾

  它是蓝的,依偎着大海。

  大海,除了孕育丰富海洋食材,还在时间长河里无声地给予人们机遇,包括旅游。

  从被誉为“海滨邹鲁”龙海的九龙江出海口出发,紫云植物园、九龙江口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南太武山……坐落海边;白礁慈济宫、天一总局、镇海卫城、马崎连氏宗祠、云盖寺、金仙岩、普照禅寺……望海长存。

  出了龙海境,沿海南下,便是黄金旅游带的另一个重要一环——千年古县漳浦。古代和现代的旅游资源在这里汇聚。

  古时,赤岭畲族乡山坪村雨查顶庙,漳浦威惠庙,赵家堡,乌石妈祖庙,漳浦剪纸……曼妙时间积淀出了这座富有海洋气息的千年古县。

  现在,由古雷港开发区工业发展催生的工业旅游在漳州首次出现了生机。饱含海峡两岸一家亲的台湾农民创业园满是家乡的亲切。古雷、六鳌这两个半岛犹如两个犄角,围起了一片美丽的港湾——古雷海湾、六鳌翡翠湾。原先少人问津的六鳌抽象画廊、翡翠湾现正展示着秀美。地质奇观漳浦滨海火山地质公园,片片向上的玄武岩,更是傲然展示着千百万年前水火交融的冷热与自然的“狂野”。

  绿海无垠,山水相依风景独好

  它是绿的,拥抱无际青山。

  一年来,漳州持续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积极做好沿海防护林、生态公益林、九龙江流域森林生态体系的保护和建设工作。在漳州黄金旅游发展带上,绿色的气息同样拥抱着旅游景点。在龙海,居住条件舒适,城市建成区共有公园10个,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平方米;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8.87%、绿地率34.21%。环境质量保持良好,空气环境质量三项指标(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优于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的二级标准。

  同样,在漳浦,全县森林覆盖率达56%以上;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大于13.5平方米;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化学需氧量小于2.21千克/万元、二氧化碳小于0.40千克/万元;村镇饮用水卫生合格率100%;环境保护投资占GDP的比重5.22%以上……

  绿海无垠,旅游黄金带以优美的生态环境吸引了众多游客。

  红红火火,热情迎接八方来客

  它是红的,生机勃勃,热情迎接八方来客。

  在黄金旅游发展带上的龙海、漳浦、漳州开发区等地,今年将大力发展滨海旅游业,龙海隆教湾、漳浦翡翠湾、古雷湾等都已经开始前期开发考察工作。

  黄金带上原有的旅游景区、景点不仅开发配套日益完善,经营方式也逐渐丰富,私人承包、企业化管理层出不穷。其中,在漳浦火山地质公园内,由私人承包经营后的客流量日益增多,酒店、旅游码头、旅游广场、火山地质博物馆、游客服务中心、房车营地、沙滩运动场等配套日趋完备,已成为周边游客旅游首选之一。在其带动下,仅今年一季度,漳浦累计接待游客5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5.26亿元。

  同时,新兴的旅游经济方式——工业旅游也逐步兴起。目前,具备开发工业旅游的滨海经典主要为古雷石化产业园、隆教火力发电厂和风力发电群等。(闽南日报记者 刘铭明)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闽南文化生态走廊圆山新城段:画中徐行畅享田园
下一条:平和县旅游局官方微信公众平台正式对外开通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