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和灵通岩休闲自驾一日游 记者体验欣赏烟雨景致

闽南日报   2014-04-30 10:01

 

  说起闽南名景灵通岩,清凉的云山雾海、骑身悬崖的灵通寺、险峻的擎天峰,还有那古代书生在此潜心读书的佳话,都让人神往不已。在这个春光无限好的四月,闽南日报车友会的车友们,利用周末闲暇时光,到漳州平和灵通岩自驾游,欣赏烟雨灵通岩的美丽景致。

  车友情深深 灵通雨蒙蒙

  4月26日一大早,市区华阳体育馆门前人头攒动、热闹非凡,车友们都在为出发做准备。每辆车配好对讲机、贴好号码牌、行前宣导后,17辆贴着整齐车标的车队有条不紊地出发了。经过一场夜雨,早上清新的空气中还略带有露水青草的香味。在近2个小时的车程之后,车友们到达了目的地——平和灵通岩自然风景区。

  到达景区不久,天空就下起了蒙蒙细雨,虽然给登山赏景带来小小的麻烦,但却让大家领略了烟雨山景。伴随着小雨,雾气时而笼罩山体,时而随风而散,灵通岩像一位含羞待嫁的新娘,遮着薄薄的面纱期盼着我们的到来。车友们无不被美景所吸引,一行人二话不说便往山上登去。

  呐喊声回荡 烦闷随云散

  灵通岩也称灵通山,位于平和县大溪镇境内,是闽南少有的风景优美的旅游胜地。这里峰峦叠嶂、溪水淙淙、竹木苍翠、古树多姿,峭岩立壁构成了绮丽的风光,不失为山景自然拍摄的好去处。说起摄影,车友“乱世浮生”可是个摄影发烧友,为了能将灵通岩的每一处美景收录其中,不辞辛苦地背着沉重的单反相机一路追拍,一边拍一边感慨:“每一个地方都可能是此生唯一一次的经历和旅游,所以必须要用最专业的技术和设备将美景长存,待以后再看到这些照片时,才有可能重新沉浸与回味旅行中的美好。”

  灵通山除了自然景观令人流连忘返外,她的人文魅力也让人惊叹不已。登岩途中,导游老陈向我们介绍,明黄道周作赋称灵通山堪与黄山媲美;林钎、陈杨美、朱龙翔等名臣曾就读于此。传说清乾隆帝下江南游朝天古寺,称赞不绝,而赐一钟一匾;徐霞客、陈元光等名人墨客题咏诗文传世。

  灵通岩上天气多变,不可捉摸,登山途中一度雨势变大,豆大的雨滴顺着竹叶树枝打砸落下,倒也形成“大珠小珠落玉盘”的雨中曲。车友们一路有说有笑,心情丝毫未受淋雨湿身的影响。“反正衣服早已被汗水浸湿了,再淋点雨水,也是痛快。”车友老林说道。谈笑之间车友们接近高峰,站在云梯上俯瞰景区,心境开阔。一位从陕西来的车友忍不住对着大山呐喊起来,引得众多车友竞相模仿,一时间呐喊声伴着回声在山间回荡,久居城市的郁闷顿时化为乌有,而这也是自驾游带来的最大乐趣。

  登上山顶,红檐绿瓦、修葺一新的灵通寺终于露出全貌。灵通寺建于岩壁间,上有盘石下有悬崖,不少车友们慨叹古人之神奇,竟然能将寺庙建于这险峻山间。话说飘云是灵通岩绝景之一,正当车友们泡着岩茶小憩时,只见山脚下雨过天晴,虚无缥缈的云雾随着山风冉冉升起,一时间大家置身在云雾中,互相看不清全貌,调侃着都成神仙了。一阵升腾后,云雾忽而又平静下来,轻柔如绢,将高山尖峰温柔环绕。登山的暑热渐渐退去,车友们贪婪地吮吸着这天地间的精华,久久不肯离去。

  庄上有乾坤 城堡楼里藏

  从灵通岩下来,车友们饱餐一顿后,便马不停蹄地赶往下一站——庄上土楼。

  虽然号称是世界上最大的土楼,但初识庄上土楼不免让人失望。一座黑瓦屋顶、粗泥土墙的城堡,门面有个大方水塘,一条鹅卵石小路通向大门,实在是“其貌不扬”。然而,走进土楼,顿觉豁然开朗:这阵仗,哪里还是“楼”,俨然就是一座“城”。只见庄上土楼共有五个大门,内有两座小山,三口水井,四个主祠,三层的单元式土楼,沿土楼内墙环绕一圈,里面还建有很多小土楼,房屋错落有致,道路纵横交错。土楼之间还有不少菜地和果树,土楼之外则是一望无际的田野和郁郁葱葱的果林。

  导游老陈介绍,庄上土楼虽然为土木结构建筑,但各楼的楼墙都建有窗口和枪眼,可以防卫、防震、防水、防火。该楼先后经历了两次大地震、一次特大洪灾,却屹立不倒。有车友笑称,这比城市里的不少钢筋水泥楼房强多了。

  这土楼里,依然居住着不少人家。居民走动、小孩嬉戏等声响,令土楼显得热闹非凡。别致的建筑,古朴的民风也让车友们对土楼里的一切都感到新奇不已,村民自产自销的大溪豆腐成了车友眼中的抢手货,就连村中的几只火鸡也成了几位女车友“调戏”的对象。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适老化产品“焕新” 漳州最高补贴万元
  • 漳州海警查获走私冻品100吨
  • 国寿寿险漳州分公司:金融赋能“以书换蔬”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