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摄影家阮义忠到土楼拍摄 南靖摄影家随行
前些天,厦门的朋友打来电话说有一位摄影家要来南靖土楼拍摄,希望我帮忙找一个人带带路。我问他是哪位摄影家,他说,台湾的阮义忠。哦,一个中国摄影教父级的人物,一个多年前曾经请教过的老师! 我一听马上回答:“没问题, 我亲自来带! ”
享受土楼里的一份惬意
享受土楼里的一份惬意
阮义忠,1950 年生于台湾省宜兰县,台湾当代著名摄影家,是少数被选入美国权威的《当代摄影家》一书的华人摄影家之一,现任台北艺术大学摄影课教授。其摄影作品被收藏在法国现代美术馆、法国摄影馆、英国维多利亚暨雅伯美术馆等著名艺术场馆。在几十年的摄影生涯中,他一直坚持人文主义的温暖视角,以超乎寻常的热情和洞察力,专注地用镜头记录台湾的社会现象。他还有一项在摄影家身上很难见到的特质,那就是能以批评的态度来整理、编辑自己的作品。个人作品展和书籍有《北埔》《八尺门》《人与土地》《台北谣言》《四季》《手的秘密》《有名人物无名氏》《正方形的乡愁》《失落的优雅》等。
关键时刻,阮老师掏出他的真家伙———禄来双反胶片机低头记录起来
关键时刻,阮老师掏出他的真家伙———禄来双反胶片机低头记录起来
阮义忠对于中国摄影界影响最大的还是他的两本书《当代摄影大师———20 位人性见证者》《当代摄影新锐———17 位影像新生代》。
1988 年的某一天,那时我在读大三,一位喜欢摄影的同学向我推荐了这两本书,让我一下子爱上了摄影! 影像竟然那么神奇! 世界上竟然有那么多优秀的摄影师:布勒松、亚当斯、尤金史密斯、寇德卡……年少困惑的我看到了一条布满荆棘却光明无限的路! 这些世界范围的大师在我的心中树立起了典范。
与楼民交流甚欢
与楼民交流甚欢
阮义忠在河坑土楼观景台拍摄
阮义忠在河坑土楼观景台拍摄
传统的晒谷子方式勾起阮义忠的回忆
传统的晒谷子方式勾起阮义忠的回忆
拍摄土楼神龛
拍摄土楼神龛
阮义忠饶有兴趣地翻阅大型画册《世界遗产》
阮义忠饶有兴趣地翻阅大型画册《世界遗产》
这种纯手工的收打谷子的方式让阮义忠感到新鲜
这种纯手工的收打谷子的方式让阮义忠感到新鲜
2001 年的夏天,我带着在土楼拍摄的几十幅人文纪实作品参加山东东营国际摄影节,有幸见到阮义忠老师,阮老师一头卷发、皮肤黑黝,一看就知道常在户外拍照的样子。他看了我作品并指点,平易和蔼、直言不讳,给我留下深刻印象。阮老师是来厦门参加2015 罗卡摄影季活动的, 那里正主推他的作品展。十四年后再见阮老师,他风采依旧。
虽然已经65 岁了,但爬起山来健步走在队伍前头,把那些随行的小姑娘落下好远,可见多年的历练效果。在土楼,阮老师并不急于到处走马观花,他喜欢慢悠悠地在村里转,依旧喜欢拍摄人文,看到合适的场景默不作声地按快门。他不干涉拍摄对象,采用的都是抓拍。在河坑土楼的清河堂前,我看他耐心地等待一个村民从远处走来进入他的画面,他关注的还是人的生活。
在云水谣色界摄影基地, 我不失时机地再次请教阮老师,让他看我的土楼和闽南人文系列作品, 他认为我的方向是对的,画面的语言需要更尖锐些,更专注些———依旧是直言不讳的点评态度,真是受益!
闲聊中说起台湾许多人物祖籍地在闽南,阮老师说:我的祖籍地应该是南靖呢! 我有些惊讶,看来我和阮老师真是有缘分呢! 阮老师接着说:我小时候一直听父辈们提起“南靖南靖”,说我们从南靖来的,我想应该是了。真的哦,南靖确实有好几个村姓阮的,不知道是哪个村的,可惜阮老师没有进一步提到族谱之类的信息。我寄希望阮老师的祖籍得到早日考证,那将是咱南靖人莫大的荣幸!(冯木波)
冯木波介绍:
冯木波, 南靖人,1989 年毕业于福建师大中文系。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福建青年摄影协会副会长,《中国国家地理》特约摄影师。长期致力于福建土楼拍摄,出版了《土楼神韵南靖篇》《土楼神韵永定篇》两本摄影专辑,在兰州、福州、霞浦、凤凰、台北等地举办过《土楼影像》《土楼神韵》《土楼废墟》《神恩》等专题摄影展,在全国级别的摄影比赛中获奖近200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