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海东园镇埭尾村被评为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
龙海东园镇埭尾村被评为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相依九龙江南溪河畔,因精湛的红砖古厝群被誉为“闽南第一村”。
闽南网3月12日讯 “国字号”历史文化民村,漳州新晋两个:龙海东园镇埭尾村和平和霞寨镇钟腾村。一处相依九龙江南溪河畔,因精湛的红砖古厝群被誉为“闽南第一村”,一处藏在深山,因榜眼府第、精美土楼等闻名遐迩。
日前出炉的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名单,无疑给漳州古村秀水点了个大大的赞。
而此前,漳州有平和九峰镇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南靖县书洋镇田螺坑村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至此,漳州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增至4个。
龙海埭尾村:水上古民居漳州最大最完整
“有埭尾厝无埭尾富,有埭尾富无埭尾厝”,这句话,赞的就是龙海东园镇埭尾村的古厝群。
埭尾村古厝群,由200多座红砖古厝组成,是漳州市最大的、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民居建筑群,被誉为“闽南第一村”。
这些红砖古厝坐向、外形、大小近乎一致,如果没有村里人指点,外来者肯定认不出哪家哪户,甚至会迷路。古厝之间,边门对着边门,中间仅隔一米多宽,当所有的边门一齐打开时,一条从村头连到村尾的便捷通道就这样形成了。村民们称,遇上雨天,不用带伞,经这条通道,走遍全村都不会淋湿。
全村四面绕水,古榕遍村,有着世外桃源般的意境。
村口“三王公”庙里的神明,据说,是古时候发大水从南溪上游漂流到此,被村民捡起来的,从此定居此处,佑护这一方淳朴的百姓;一棵棵有着300多年历史的古树,横跨在河流上,仍然郁郁葱葱、枝繁叶茂。
沿着埭尾村村道信步,整齐划一的布局,坐南朝北的朝向,大小一致、风格相同的明清古厝,历经百年风雨,虽历经风雨仍然美轮美奂。每一座房屋都是硬山式曲线燕尾脊,红瓦屋面,石砌墙体,木雕、砖雕、泥塑、梁拱窗花,独具匠心。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怎么评?
漳州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是由住建部和国家文物局从2003年起共同组织评选的,保存文物特别丰富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纪念意义的、能较完整地反映一些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和地方民族特色的镇和村。
评选与公布工作,以不定期的方式进行。住建部和国家文物局以部际联席会议形式对专家委员会的评议的意见进行审定后,以住建部、国家文物局的名义进行公布。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实行动态管理。由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监督,对违反保护规划进行建设的行为及时查处。
此外,住建部会同国家文物局采取不定期组织专家对已经取得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称号的镇(村)进行检查。对于已经不具备条件者,将取消称号。(本网记者 苏禹成 杨清竹 戴江海 文/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