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漳州 > 龙海 > 龙海新闻 > 正文

龙海60年前2万元股金收据只能兑换2元 退股还本金处理

2014-01-23 10:49 来源:海峡导报 0

龙海60年前2万元股金收据只能兑换2元

  “之前整理爷爷的老房子,无意中在阁楼处找出了一张1954年由海澄县第三区林尾乡信用组发行的股金收据,上面写有人民币2万元呢。”昨日,家住漳州开发区的陈先生拨打导报漳州新闻热线0596-2056315咨询,时过60年,这张股金收据不知道还能否兑换?值多少钱?

猜测:“应该能值不少钱”

  股金收据是当年农民入股信用社的凭证。

  陈先生手里的股金收据,纸张已经泛黄,但上面的字迹、印章仍清晰可辨。收据写明:“陈其春”交来股金壹股,计人民币贰万元。而发行方为海澄县第三区林尾乡信用合作社互助组,发行时间是1954年2月。

  家里的老人听说找到这么张股金收据,都惦记着还能不能兑换。“都过了60年,当初都是承诺有分红的,现在应该能值不少钱。”陈先生说。

回应:相当于现在的2元人民币

  当时的发行方海澄县第三区林尾乡信用组,与如今的农信社海澄分社有顺承关系。对于这张1954年的股金收据,龙海市农信社负责人称,这张股金收据的“年纪”,比他的年龄还大,参加工作20余年,还是首次见到时间这么久远的股金收据。

  中国人民银行漳州市中心支行相关负责人回应,由于当时人民币改制,一元新人民币换一万元旧人民币,1954年发行的2万元股金收据,其实就相当于现在的2元。“因为当时的股金不是真正意义的股本金,仅仅是按比例分红利而已,不能按资产比例分资产,如果退股的话,只能返还本金,也就是2元。”

建议:有纪念意义,可收藏

  据了解,像陈先生这样手持老股金收据的市民还有一些,龙海市农信社工作人员称,想要兑换的市民可持身份证和股金收据,到当初发行的农信分社查找入股当时的档案,然后按照原数退换,没有分红,换回本金。

  龙海市农信社负责人解释,之前的老股金,是为了扶持三农,享受分红,但农信社直至上世纪80年代一直处于亏损。作为国营企业,在进行清产合资时,仍按本金退回。

  值得一提的是,该负责人建议,这么久的股金收据很有纪念意义,值得收藏。(记者 蔡晶晶 文/图)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龙海一改装三轮车严重超载 招摇过市(图)
下一条:龙海五旬老汉多次奸淫6岁幼女获刑 以买糖果为诱饵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