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漳州 > 龙海 > 龙海新闻 > 正文

台湾泰安宫庙“寻亲” 主庙龙海龙缘寺

2013-01-04 16:42 来源:闽南日报 0

乾隆时期的石碑
邱清港老人在介绍乾隆时期的石碑

  2012年12月31日早上,来自台湾泰安宫庙的沈俊升先生一行20余人,向位于龙海石码横山岭的龙缘寺赠送了一块“威灵显赫”的牌匾,记者闻讯后,赶到了龙缘寺,听沈俊升先生讲述台湾泰安宫庙与龙海主庙龙缘寺的深厚渊源。

  “这已经是我第三次回到故乡了,今天来到这里让我更有亲切感。”沈俊升先生面对记者的采访,丝毫没有掩饰自己对故乡的深厚情感。沈先生表示,他自己是台湾沈氏宗亲联合会的会长,同时也是台湾云林县泰安宫庙的负责人。据族谱记载,他们是漳州市沈氏宗亲的后代,但由于族谱年代久远,他们的祖先是从漳州什么地方来到台湾的目前还未考证出来,不过这并不妨碍他们对故乡的深情。如何与龙缘寺产生渊源呢?沈俊升先生告诉记者:“这里面也有着一个美丽的传说。”他的父辈曾对他说过,在故乡龙溪县(古漳州地名)有一座名叫龙缘寺的地方,始建于明嘉靖年间,他们的祖先在来到台湾时曾经经过龙缘寺,而恰好在经过时天降大雨,祖辈没地方躲雨只好在庙里避雨,而在当夜祖辈也祷告说如果第二天天气放晴就把庙里的神明也一起请到台湾,结果第二天真的放晴了,祖辈也真的把庙里的神明一起请到台湾去供奉,也就形成今天云林的泰安宫。“我第一次来到漳州时,就到漳州的文化部门寻求帮助。”沈先生说,在文化部门相关专家的带领下,他来到横山岭的龙缘寺,当地的老者告诉他们,这座龙缘寺据说是明嘉靖年间龙溪县十一都翠林社先人因需要耕作,由于深感路途遥远,交通不便时所建,其初衷是供路人休息参拜,但久而久之声名远扬,故而香火逐渐鼎盛,同时,该庙宇从明清开始就历经修缮,一直到今天的这副模样。

  “那洋西村渡头社古渡口又和龙缘寺有什么关系呢?”面对记者的疑惑,沈俊升先生笑而不答,当天下午,他就带着记者来到洋西村渡头社,并向记者介绍了当地的一位有近70年船龄的老艄公邱清港老人。“这是一处寂寞的古渡口遗址,我们的先人就是从这里连同龙缘寺的神明一起到台湾的。”沈俊升先生发出深深的感慨,他指着前方告诉记者,“其实说是渡口确有些牵强,船只不见了,码头不见了,很多关于渡口的情景只能凭想象去发挥了,但是我想时间的风沙是极易湮没一切的,就如这个渡口经过几个世纪的风雨飘摇,如今已湮没在岁月的尘埃之中一样。”此时,在一旁的邱清港老人也搭上话,他告诉记者,这个渡口是当时古月港到漳州的必经之路,不单是沈氏宗亲,这里的先人要出海也必须从这个渡口到出海口搭船。明清时代,这里江面宽阔,河沟纵横,航运繁忙,远远看去船桅林立,帆樯簇动,蔚为壮观,成为古月港附近一个重要的内河商埠。“不过如今这里的宝物除了只剩下乾隆与嘉庆时期立下的石碑外,还有就是渡口遗址上的那棵榕树望着数百年来的沧桑。”老人无限感慨地说。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龙海无业游民半年盗窃数额超17万元作案38起
下一条:龙海外经贸官网成天猫 网友调侃生意真大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