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漳州 > 华安 > 华安新闻 > 正文

华安马坑乡实行公务接待“派餐单”制度 遏制腐败

2014-12-22 08:34 来源:漳州新闻网 0

  乡镇干部下乡进村办公,在哪里就餐?如何就餐?这是许多基层干部经常会遇到的问题。今年来,华安县马坑乡纪委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行公务接待“派餐单”制度,探索和规范干部下乡办公就餐,实现了村级公务零接待,既有效杜绝吃喝风,又减轻村财负担,还防止干部用餐“被挂账”现象,进一步树立了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促进了农村社会经济协同发展。

  马坑乡是漳州市海拔最高的乡,地处偏远,距离县城近50公里,全乡共有6个建制村,除马坑村处乡政府所在地外,福田村距离乡政府4公里,其余村均距离乡政府10多公里远,距离最远的文华村苦田坑自然村达25公里。

  据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陈永歆介绍,该乡现有村民5548人,但乡政府包括临时工在内,总的工作人员才30余人。乡镇干部走出乡镇机关,到建制村所在地,甚至到更为偏远的自然村办公,由于山高路远,加上农村群众工作时间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等诸多特点,如何解决他们的工作用餐问题,又不给村里增加经济负担呢?

  “对此,乡纪委从严管理公务接待,规范干部因公下乡就餐,狠刹公款吃喝风,强化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实行了‘派餐单’制度。”陈永歆说,“虽然由乡政府买单,但我们做到严格派餐程序,严格报账规定,严格就餐标准。”

  副乡长郑飞鹏补充说,下村前经相关负责人同意后,要到乡党政办填写《进村公务用餐审批单》《进村公务用餐回执单》,填报用餐时间、地点、人数等,按标准执行,“派餐单”作为报账凭据,其回执单由经手人取回交乡党政办存档。公务用餐实行一餐一票一结制度,塬则上由乡财政所、党政办统一审核结算。

  村级零接待,杜绝“人情饭”。“这个‘派餐单’制度非常好,我们都很赞成。”在漳州海拔最高建制村所在地——和春村,村党支部书记邹振桦高兴地说。“杜绝了吃喝风,让干部吃饭有了个标准。”

  和春村海拔1030米,有320户、1320人,靠水电、山地租金收入,年村财收入约1.5万元。邹支书坦言道,以前各级干部来这幺偏远的地方办公,村里也没什幺饭店,吃饭的确很不方便,有时雇村民煮,有时到自家吃,就像“打游击”。村里事务繁多,特别是遇到计生“双查”,乡干部下乡比较频繁,基本上吃饭都是村里负担,每年仅这些就要花费一两万元,村里难以支撑。

  “现在不一样了,干部下乡来,想留他们在家里吃饭,他们都摆手说‘不吃人情饭’。”邹振桦说:“干部吃饭有了个标准,他们拿着单子直接去农家餐馆就餐,大大减轻了村里的负担,也给村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那幺节约下来的村财该用在哪里呢?邹振桦说,我们村正在发展乡村生态四季游,把节约下来的钱花在完善基础设施、环境卫生整治、慰问老年人、困难群众等方面,当然,还通过争取项目补助,今年全村投入60多万元用于公益事业。

  采访中,文华村党支部书记游天球亦深有同感。他说,乡里实行“派餐单”,村里一年省下两万元左右的接待费,我们把它用在打扫村道卫生、路灯维护、重阳节慰问老人等,群众都拍手叫好。今年,该村在苦田坑自然村投入20多万元建设新村。

  据了解,马坑乡自公务派餐制度实施以来,公务接待费用与往年相比下降20%以上,把节约下来的钱全部用于民生工程建设。

  乡长宋秋明说:“随着制度的不断规范,干部作风不断提升,我们通过节约下来的钱,再争取一些项目补助资金,为山区群众多办一些实事、好事。”(黄阿彬 黄清木 陈佳平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省道208西港线华安黄枣段全封闭 过往车辆需绕行
下一条:华安华丰镇一民房突发火灾 所幸无人伤亡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