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漳州 > 华安 > 华安新闻 > 正文

行走华安古渡口探寻历史足迹 清新古朴眼前一亮

2014-12-03 10:28 来源:漳州新闻网 0

  行走华安 探寻历史 

  芦苇荡里捡石头

  华安的二宜楼名声在外,相比之下,古渡口的名气则稍逊一筹。不过,古渡口的清新古朴,却让大家眼前一亮。

  古渡口尚未完全开发,仅仅是渡口处一座水车,几尊雕像,再加上新圩渡口几个字是新近建设的。其他的几乎都处于原始的状态。而正是这种简单的样式,让车友们找到了那种仿如隔世的感觉。

  乘上小小轮渡,绕着河中央的小洲环绕一圈。放眼望去,金灿灿的芦苇在微风中徐徐荡漾。视野之内,水面犹如明镜一般,将岸边的景色映入水中,仿佛水面水下两个世界。而轮渡行进之处,荡起阵阵涟漪,一圈圈晕开,甚是好看。岸边还有几只野鸭白鹭或戏水,或小憩,怡然自得。

  景色优美,车友们自然拍照连连。当轮渡行至小洲之上,车友们就没了拍照的功夫了。原始未开发的土地,遍布着各式各样的石头。车友们开始了自己的“淘宝”之旅。“这个石头怎么样?”“你这个好看,我这个也不错。”“这个纹理不错吧?”不足片刻,车友们手里都攥着大小不一的石头。“石头太多了,看到的感觉都不错。”7号车车友兴奋地告诉记者。

  或许是被石头激起了兴致,离开古渡口之后,仍有车友对石头念念不忘,有车友在住宿的温泉山庄边上,都不忘去隔壁“工地”绕上两圈。甚至是回程途中,看到有成堆的石头都要下车“淘宝”一番。

  听老段讲故事

  老段是车友之中,年纪稍大的一辈了。老段当年上山下乡插队就在华安。这里的历史往事,从老段口中说出,别有感情。走在古渡口,老段回忆起当年他们是怎么翻山越岭,“那时候公路很差,都是乘坐火车过来,还要走上好长一段山路。挑着行李回家探亲,挑着粮食回到插队。”老段的故事林林总总,为这段华安之旅平添了几分真实和底蕴。

  在古渡口游览之时,车友们就发现队伍中多了名成员。平凡的外表,朴素的穿着。唯一的亮点,就是身上那件t恤,赫然印着“华安有座土楼王,土楼有个长跑王”。没错,这就是本次自驾游的特邀导游——陈蒋勇,徒步96天到首都参加北京马拉松的“土楼浪人”。

  陈蒋勇在漳州也算是个名人了,一发现身边多了个名人,车友们纷纷邀请陈蒋勇合影。陈蒋勇是二宜楼楼主的第十代传人。其徒步赴京,是为了宣传二宜楼。为了让车友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二宜楼,陈蒋勇还邀请了仍居住在二宜楼内的族兄为车友们做讲解。

  有二宜楼楼主后代做讲解,车友们对二宜楼的了解就不仅仅停留在犹如背书般的导游词里。“如果说南靖‘四菜一汤’看的是建筑,看的是土楼群落,那么二宜楼看的就是历史,看的是文化。雕梁画栋不说,单是那英文报纸糊墙和西洋壁画,就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三号车车友如是说。(记者蔡骞文/图)

  邂逅“土楼浪人”

  冬季的阳光不再炙热,但车友们的热情依旧高涨,为上周末的华安之旅带来了满满的温暖。受住宿房源紧缺的影响,这一次报名参加自驾游的车友人数并不多。人数虽少了,但热情不减。一路上,欢歌笑语,孩子们欢快地在对讲机里唱歌猜谜。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华安经济开发区“新长诚”13条生产线正式投产
下一条:华安新圩古渡繁华落尽 诉说漳州海上丝路的历史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