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漳州 > 华安 > 华安新闻 > 正文

华安县探寻绿色发展之路 上游要“吃饭”下游要“喝水”

2016-05-19 15:22 来源:中国县域经济报 0

­  在福建的县域经济中,华安经济总量小,财力比较薄弱,但是生态建设资金投入需求量大,如何履行生态功能区职责,既要解决上游的“吃饭”(经济发展)问题,又要解决下游的“喝水”(生态保护)问题?记者带着问题来到这座闽南的山城。

­  华安县委书记侯为东告诉记者,近年来,华安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无论发展什么产业,无论进行何种建设项目,都要守住生态保护这条红线;使结构调整与环境保护齐头并进、同步发展,达到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双赢效果。把生态保护融入城乡建设中,严把“保护”和“开发”的界限。

­  有机之路变身摇钱树

­  在华安县华丰镇下坂村的农民黄明发桃园里,记者在一片青草丛中见到数棵齐人高的桃树上,硕果累累。黄明发儿子黄伟凡告诉记者:“这片桃园有60亩,品种是加州小红桃,个头跟本地桃差不多,口感好,今年是首年产果,估计可以采摘2万斤左右,果子还没成熟就被外省识货的客商预定一部分了,每斤价格5元多。”黄伟凡高兴地说,“我们采用纯有机种植,不施化肥、农药,不除草,果树‘体质’好,价格比普通桃子高很多。”

­  黄明发的“有机之路”是华安发展生态农业的缩影。近年来,华安以绿色为引领,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因地制宜发展设施农业、高优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生态农业转变。像黄明发这样发展生态农业项目的人不在少数。在华安东部、中部和北部,已形成以有机引领、绿色为引导的特色茶产业光照人有机茶等一批茶园蜕变休闲观光茶园。华安以建设省级农民创业示范基地和市级农民创业园为载体,出台茶产业转型升级奖励扶持政策,引进爱茶叶网等5家茶叶电商平台,年产干毛茶1.6万吨,产值16亿元;被评为“全国十大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县”。在西部形成以花卉苗木为主的新兴产业增长点,目前花卉苗木种植3.9万亩,产值3.2亿元;全县林下种植面积达6.45万亩、林下养殖7.6万亩,创林下经济产值6.87亿元,获评“国家珍贵树种培育示范县”“全省林下经济示范建设县”。

­  乡村生态游念活致富经

­  走进沙建镇利水村,只见村庄错落有致,满眼新绿。村里的江滨公园在江畔修了400米的休闲步栈道,人行其中仿佛置身山水画卷。“由于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春节来此旅游的游客络绎不绝,现在,还有很多厦门的老板到村里买地建别墅呢。”利水村主任郭少聪表示,可谁能想到,这里曾经垃圾成片、污水横流。

­  华安发展生态旅游的另一个典型就是官畲村。2015年,官畲村按照保持原有自然风貌、突出畲族文化打造少数民族旅游特色村寨的思路,投资1500万元进行美丽乡村建设,完成风情广场、文化广场、文化陈列馆、文化长廊、芹官线旅游道路和村容村貌及环境整治等6个项目建设,组建了畲族歌舞表演队,发展了一批民宿和特色餐饮农家乐。如今,一进官畲,浓郁的畲族文化气息扑面而来,一座座富有畲家文化韵味的新房伫立在青山茶园中。今年农历正月十二,官畲村一年一度的“请火节”吸引了厦门、漳州、泉州等地数千名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  去年大地村被授予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福建省最美休闲乡村,福田村、新圩村、官畲村被确定为福建省第一批传统村落,坪水村入选“福建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乡村旅游正火,去年全县接待游客8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25亿元,均增长20%以上。“五一”期间,全县接待游客2.1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290万元,其中华安土楼景区接待1.0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12万元。

­  工业转型成为绿色新引擎

­  侯为东说:“我们充分发挥我县生态优美的资源优势,用好用足国家节能减排、循环经济、低碳城市等政策,加大项目资金的争取力度,吸引更多生态项目落地华安,推动生态产品市场化,重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获得实在的经济收益,让群众感受到环境改善带来的好处。”

­  走进华安正兴铝车轮有限公司。只见车间前后,绿树生机勃勃;车间里,地板干净、没有烟尘、没有机器轰鸣,机器人正有序地进行锻造、填压等一道道工序的操作。公司总经理魏隆谊介绍:“为了营造绿色、低碳、环保的生产环境,厂房的地面特意采用环氧树脂等环保材料制成,不积粉尘。”传统的钢制车轮“迈向”高科技的铝车轮,则是正兴集团践行绿色环保理念的核心环节。用铝合金材料替代钢既环保又节能,同钢制车轮相比,铝车轮不仅免去了上颜色、酸洗涂装等易造成污染的环节,还有利于回收利用。

­  “企业只有通过环评这道‘槛’,才能获得入驻‘通行证’,”华安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郑建阳说。绿色环保的发展之路也为企业发展带来了额外收益。“铝车轮寿命比钢圈车轮长5倍,附加值高,毛利率可达45%,是钢制车轮的3倍。去年投产以来,公司订单不断。”魏隆谊说。

­  “正如习总书记所言,我们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我们的生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切实履行生态功能区职责,以创建国家生态县为载体,保护好源头生态环境,为下游建立绿色屏障。同时,立足现有生态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做到生态保护与开发建设齐头并进,把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带动当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县长朱百里如是说。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华安经济开发区投入2600万元提升园区生态环境
下一条:华安县广电网络电力公司:联合开展宣传日活动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