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康美镇发现一座清代惜字炉 有数百年历史
2013-12-21 11:28 来源:海峡导报
0
近日,东山文史工作者在康美镇原古城城门遗址大路边,发现该县现存唯一的一座清代惜字炉。
这座惜字炉高3.5米,底座宽1.34米,为三层六角形塔型结构。第二层焚纸炉,最上面一层供奉“主宰文运”的魁星爷塑像。
清代时期,康美古城内设有“榕斋”和“竹斋”两家私塾,于是便在城门旁建有专门的“惜字炉”,用来焚化字纸。当时一些地方善士还出面聘请专人到处收集有字的废纸,送到惜字炉内焚化,是清时代敬惜文字风俗的历史见证。
据林顺兴老人介绍,该惜字炉因年久坍塌,2010年周围的村民自愿筹资依原样进行修复。
据了解,在古代习文弄墨的读书人尊奉孔子为圣人,视纸为神器,奉为瑰宝。故古人敬书如同敬神,在读书前不仅要洗净双手,有的甚至要更衣沐浴,每年还要在孔子的神位前,举行请神、上香、诵经等繁文缛节,即使写了字的纸也不能随意丢弃,认为纸是圣人传下的,应当要爱惜,否则便会亵渎圣灵。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