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漳州 > 长泰 > 长泰新闻 > 正文

祖籍漳州长泰的戴时宗曾当一日天子 代明嘉靖帝祭天

2012-06-08 07:09 来源:闽南网 1
长泰陈巷镇古农村,村中戴氏一族自古文风盛行,仅明朝就出过9位进士。民间传说,明嘉靖年间的戴时宗,还曾穿上龙袍,代替生病的

1

戴氏宗祠见证着戴氏族人考取功名的光辉历史

2

戴时宗是族人骄傲,传说曾穿上一天龙袍

3

祖孙执法,纪念戴时宗和曾孙戴燝同为御史,执法公正

  闽南网6月8日讯 长泰陈巷镇古农村,村中戴氏一族自古文风盛行,仅明朝就出过9位进士。民间传说,明嘉靖年间的戴时宗,还曾穿上龙袍,代替生病的嘉靖皇帝祭天,当了一日天子。这让村民们颇为自豪。而戴氏先人的光荣事迹,村民们张口就来,比如祖孙同进士、抗倭打到朝鲜等戴氏先人等。

  由于优良传统,现在,村民依然重视学风,不少孩子成绩优异,有些还成了博士。

小小古村落 明朝出了九进士

  古农村位于长泰县陈巷镇。这一带古称彰信里,又称儒塘坂、侍郎坂,目前有3200多人,几乎都是戴氏子孙。行走在村里的古道上,随处可见古朴的红砖古厝、古旗杆等。

  穿过一个写着“大明冠带遁庵戴公神道”的石牌坊,就是戴氏宗祠。这个祠堂原属戴氏先人戴弘亮的墓庵。

  祠堂内挂满了“父子进士”、“祖孙进士”、“督抚都堂”、“祖孙执法”等牌匾。每一个牌匾都记录着一个戴氏族人的无限风华。

  谈起祖先的辉煌,年过七旬的戴天来老伯非常兴奋:“你看,这是九进士榜。”在明朝,从三世祖到九世祖,戴氏一族共出了9名进士。“此外,还有一名解元,再包括数十名举人,加上秀才、贡元等,不下百名。”

  在长泰县城中山南路,有一座“祖孙执法”的牌坊。石牌坊为四柱三门式造型,在一横梁上刻着“明万历二十三年岁次乙未吉旦立”,另一大横梁上刻着“都御史戴时宗,监察御史戴燝”。这座石牌坊是1595年,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戴时宗、和戴时宗的曾孙监察御史戴火景而立。两人都是进士,且执法如山,同享盛名。乡亲们为了纪念祖孙两代执法者,修建了这座牌坊。

  开基祖戴弘亮的墓,离宗祠不到20米,面朝长泰名山良岗山。古墓边立着长泰县政府颁布的“文物保护单位”石碑。碑文记载,戴弘亮享年84岁,幼年聪颖,尊老爱幼,并培养了多名有功名的子孙。民间传说,戴弘亮是著名的风水师,以致民间说法,戴氏人才辈出,是风水历害。戴天来老伯笑着说,事实上,祖先之所以取得较大的成绩,和自身的奋斗是离不开的。

  “有良好传统,现在村里的孩子好学风气还是有的”戴天来说,现在村里每年考上大学的也不少,建国后至今,也出了多名研究生及博士。

一日天子戴时宗 代皇帝祭天

  古农村东边,有一座始建于明朝的儒塘宫,主祀五雷神仙。

  “戴时宗还当过一天皇帝呢,有‘一日天子’之说,这个庙就和他这个故事有关。”戴天来说,相传,每年农历8月15,明朝皇帝都要去京城南郊拜“五雷神”,祁求风调雨顺。

  有一年,嘉靖皇帝生病,要让大臣们穿着龙袍,代皇帝祭天。龙袍为天子的着装,并非随便什么人都能穿得了的。朝中很多大臣试穿后,马上头晕,没办法镇得住龙袍。最终,只有时任大理寺少卿的戴时宗可以穿上,名正言顺成为“一日天子”,代嘉靖皇帝去祭拜。

  按照每年祭天酬神的惯例,会再雕刻五雷神像,换回前一年旧的神像。这一年,戴时宗率文武百官主祀时,想到家乡常干旱、雨水不够,于是将旧神像收藏,请回长泰老家建庙祭拜。这正是如今村中古庙里供奉的神像。

  后来,此事被嘉靖皇帝发现,问他为何要这样做。戴时宗解释之后,皇帝被他的诚心感动,恩赐每年在其家乡多下“十八阵半的雨水”。

  因这民间传说,古农村村民一直引以为豪,“我们这里很少缺水的。”

明朝两广总督戴燿 抗倭打到朝鲜

  “长泰史上虽说出了一名状元林震,但是如果论官职的话,最高者应是戴燿,官至两广总督、兵部尚书。”长泰县委办工作人员介绍。

  据当地史书记载,戴燿(1542~1628年),字德辉,号凤岐,26岁考中举人,27岁考中进士,屡屡升迁,56岁任都察院右都御史,总督两广。

  当时,广东雷州、潮州等沿海地带常受倭寇骚扰,戴燿先后出兵击退。为捍卫南海海疆,他奏请朝廷创办水师,盛期拥有水兵1.3万人,战船数百艘。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倭寇转犯朝鲜,戴燿令部属率水师北上,与朝鲜爱国名将李舜臣合击倭寇,焚倭船百余艘。最后,他官至兵部尚书。

  “戴燿是戴时宗的侄辈曾孙”戴天来对记者介绍说。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刚获全国自由式摔跤冠军 22岁长泰女孩梦想奥运夺冠
下一条:漳州长泰成立外来工子女维权中心 在全省尚属少见
24小时新闻排行榜